第三十二章 十年还一恩(3 / 5)

仗剑江湖 骑驴上仙山 10856 字 8个月前

连那仵作勘验出来的结果都说是抹脖子自杀的。扯他娘的卵蛋,傻子都看出来了是官匪勾结了。哪里还敢再多嘴,只不过这些匪徒也不知怎么想的,清月镇的人要从这边走,过来给上些银子,倒也就走了,只不过那些外来人,很少有活下来的。而老朽本身就是个身无分文的老乞丐,倒是想痛快点走,可那群匪人估计是嫌弃我一把老架子了,怕刀子上来最后卷了刃。这才能苟且到今日啊”

徐江南沉默良久,拍拍老乞丐的肩膀。“谢过老丈了。”

老乞丐展颜一笑,满脸如同老树皮般的沟壑,心想这公子心肠好,正想眯眼躺躺,却见俊俏公子又折返回去,一阵叹气,他知道自己终究只是个乞丐,言尽至此,也算是还了刚才的恩情了,既然这位公子不信,他又何必去招人耳目,惹人反感呢。

瞧见整个过程的掌柜皱了皱眉,有些难以置信的样子,随即又舒展开来,风情自然而然上了眉角,慵懒的合上窗柩,像一切都没发生过一般。

徐江南记得当年说书的时候,惹了凶妇,先生与他被妇人追到城隍庙,大气不敢喘。他却饿的前胸贴后背,而旁边的同龄乞儿正烤着蚂蚱。

他眼巴巴的瞧着,小乞儿见状却将身子背过,遮挡住自己的晚餐。

那会的小江南只得讪讪吞唾沫,缩回身子,学着先生梦遇周公。

时不久之,香味愈浓。

只听得年纪不大他多少的乞儿伸手道“诺,给你两只,我留三只给我哥哥。”

小江南咧嘴而笑,道了句谢谢,眼神一转便将手腕红绳解了下来,红绳另一边是许愿牌,红绳来历并不光明正大,是前些日子过节时候,他从寺庙许愿树上偷偷取下的,上面有字,笔画太多,他也看不太懂。只是听说能保佑人一辈子平安喜乐,就想着回去带给小烟雨。

但年少心性纯良,觉得平白受人恩惠不好意思,依依不舍将红牌取下,还一本正经同小乞丐道“这个是有神仙保佑的,很灵的,能保佑你不生病。”

“真的”“我徐江南何时骗过人”

最终填了下肚皮,只觉味美,深记十年之久。

十年还一恩,也不算太晚。

{} 无弹窗徐江南在叙州边界处与卫澈分道扬镳,要说是嫌弃卫澈是个累赘,倒也能说过去,毕竟两个大男人总不可能共骑一匹劣黄马吧。

还有些许私人的想法,徐江南还在桃花观想从上辈子是黄老真人的吕清那学几招剑法的时候,在念经之余,听吕清偶尔闲提过西蜀道。

这辈子似乎只懂解签的吕清约莫是算到徐江南会来西蜀道,一脸讳深笑意。其实这也显而易见,天下的剑客九成九都与西蜀道有过渊源,就像中原的佛门子弟,都愿意去找一找南北寺的落址。

只是去过西蜀道剑客犹如过江之鲫,能崭露头角的也只是区区之众,更多的则是淹死在这剑道圣地的所在。

倘若从后周山河志上看西蜀道的版图,更像是一个斜矗下来的字碑,山脉纵横,毫无章法却如同镶嵌在碑上的字铭,密密麻麻像是为西蜀道的人作文超生。

生死里出大侠,白骨里出将军。前者便是西蜀道的写照,后者便是凉州边隅的写真并不是虚夸。

西蜀道天高皇帝远的位置,一方大臣几近是土皇帝的存在,一般没有造反这般天大的事宜,朝中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没有哪位大臣愿意远离权力中枢,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巡查个一年半载。

就连当初西楚当权,叙州也是各自为政的一亩三分地,再加上叙州的奇人异士众多,吸人修为助长功力的阴损功法,驭尸作傀的妖异道术,更不用说用毒如神鬼的莫测蛊术。虽然当年卫山天台山一战,较为出名的几位邪门大宗师死的死伤的伤,卫山更是力竭而亡。

这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也是因此收敛许多,依旧远远达不到销声匿迹的程度。

世人常道惟楚有才,看样子不仅仅是才,武道上想出人头地也是千恶万险。

分别之后,徐江南并没有马不停蹄赶往卫城,反而绕道骑马去了趟位于西蜀道北边的天台山。

当年大宗师卫山在天台山鏖战十位在江湖里丧尽天良的邪门妖人。这事过后,当年籍籍无名的天台山因此名声大躁,就连在生死各安天命的确切山峰都被江湖人称为斩魔台。

这些年来,前往斩魔台的江湖侠士数不胜数,瞻仰不到前辈的风采,看看剑道巅峰下的战场,说不定在武道上有所精悟,一日千里,收之桑榆呢

徐江南本身也就是俗人,而且还是大俗人一个,世人称赞趋之若鹜的地方,他也想去瞧瞧,哪怕只是镜花水月,看看样子也是好的。

徐江南一路牵马而行,置办了些许书生行当,背了个廉价的红木书箱,剑匣放在里面,还从讨价还价从路边老书生那买了几本能让人脸红的春宫禁书。

一开始老书生还是吆喝说是高深的江湖秘籍,徐江南也只是凑凑热闹,看了两眼就准备放下书册走开。

老书生也是精明人,好不容易看到个年纪轻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