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瞪小眼。中间还夹了一个江南征。
“这什么情况”
她拱了拱身边人,得到是一个“姐妹儿我够仗义吧”的眨眼。
高粱见状也参与进话题,
“早说你也来,当时我骑车就捎老顾一程了。我还以为”
想起自己当时还无情嘲笑车抛锚的顾一野。
他顿了顿,目光触及南征时有些不好意思的挠着后脑。
“我以为他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捷足先登呢。”
戴沅漪“”
顾一野“你瞎说什么。”
知道自己多想的高粱疯狂在脑海内搜索该如何将功补过。余光在瞥见车站外的新华书店时灵光一闪。
“那什么,南征啊你是不是之前和我说沅漪想去书店可你不想去来着”
“”
被点名的沅漪一脸问号。
“我什么时候”
“对啊对啊”
结果就被南征抢先答了话。
“我才不想去无聊的书店呢高粱米,今天是我生日,你陪我去逛点好玩儿的地方吧”
“得嘞”
二人顾不上她欲言又止的神色,急匆匆出了门。临行前,江南征甚至边扶住门框边扭头说
“阿沅啊,难得外出一次你就让懂诗书的顾一野陪你挑吧我们晚上在饭店见”
“等”
啊,消失了。
“要去无聊书店”的戴沅漪默默收回本想拉住好姐妹的手,转头与“懂诗书”的顾一野四目相对。
彼此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一丝不知所措。
“”
她敛下眸暗骂几句。
总觉得这场景似曾相识是怎么回事
在心里谴责江南征不知道多少次的沅漪听见对方轻咳一声。
“那我们要去逛逛吗”
这是她重新抬起头前,落入耳内、最后的话。
然后,他们就真的站在了书店门口。
“喜欢看些什么书”
他侧过身走在人群里,边伸出右手微拦在她身前边询问着。
沅漪走在被护住的内侧,看向他拨开前方道路的背影,答
“我不挑的。”
“不挑啊”
身前少年拉长语调,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读过青春之歌吗”
“读过。”
自然是读过。
先不说戴家怎么可能没有革命书籍,便是她自己、也是将这本书读了几遍的。
“对于林道静,你有何见解”
林道静,青春之歌的主角。
“我认为,林道静只是那个年代下的牺牲品。”
“哦”
前方少年蓦的停下。而她猝不及防就撞上他的后背。
“抱歉”
顾一野回头,此刻的二人正站在某处书架前。他摆了摆手道明自己无碍、示意她继续。
“”
尽管对方满脸的“虚心请教”令沅漪有些负担,但她还是选择娓娓道来。
“林道静起初只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她受到后母的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的性格。如果没有那场革命,或许她永远都摆脱不了这样的愤恨。可那场革命到来了。”
这倒是新鲜的说法。
顾一野眼里闪过一丝惊异、顿时来了兴致,
“大家的阅读感普遍都是感动于主角投身革命事业。可你却想说,林道静是被革命牺牲的”
“不。”
沅漪摇头。
“我想说,就算没有那场革命、还会有别的事件代替那场革命,推动故事发展。改革是必然。林道静注定会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是顺应了时代变化。”
“周遭环境对一个人很重要。正如你未来想率领自己的装甲师驰骋沙场一样,也是因为我国在军领域上不断尝试引进新鲜技术,大家耳濡目染多了,自然就开始对这些陌生事物没那么抵触了。我们,其实都是时代变化的牺牲品。”
“”
顾一野听着她的言辞,陷入良久沉默。
其实这不过是他临时起意问的问题,却不想戴沅漪的一番见解倒是触动了他。
虽然用词有些刻薄,却也是在披露着事实。
时代在变迁,他们能做的也是顺应环境变化、从而开发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也许有一天,”
她看向他,
“我们也不再那么被人需要。眼下参军的人是很多没错,可很多人是一头热血进来的。将来,也许除了军人、会有越来越更有吸引力的职业进入大家的视野里。可那并不代表我们就消失了。我们”
“我们活在精神里。”
他低下头与她对视着,接过话。
“我们活在精神里。”
他重复了一遍,紧接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