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只顾着较真是没用的。
元栖最后确认一遍,自己顶着这副白的吓人的妆面出去不会受到嘲笑之后,才不情不愿地出了永寿宫,又坐上宫中的轿撵往慈宁宫去。
贺儿随行一侧,笑着宽慰她“当年皇后娘娘入宫时,也是作此妆扮去给太皇太后请安的。”
元栖自然记得,当年元仪入宫时,一早便起来妆扮,她就在屋子里头看着,看她们把一层又一层的粉往她脸上涂,和她如今的样子似乎没什么区别。也许不该归结于她和元仪长得像,而是任何人作此妆扮,应该都没什么区别。
想着想着,眼睛不由得就有些酸,贺儿及时递上帕子,元栖小心翼翼蹭了蹭眼角,看着金黄色锦帕上那一滩白灰,心底一滞,再没有了半分伤感。
慈宁宫的孝庄太后已经是六十七岁高龄,满头银发,簪钗简单,一身石青色八团庆寿灯纹裙褂,她身侧坐着一位大约四十上下,面容和善的中年妇人。
元栖一一拜见,最后又向侍立一侧的苏麻喇姑行了半礼。既能表达自己的敬重,又不至于让她觉得不安,毕竟从身份上来说,苏麻喇姑仍然是慈宁宫的嬷嬷。
元仪曾经告诉过她,她头回见苏麻喇姑,只想着她曾做过康熙的老师,差点行了全礼,是被人生生给搀住的。后来经人提醒,才反应过来,有些敬重只能放在心中。
太皇太后和太后的面上都露了几分笑意,轻言细语的叮嘱几句过后,在慈宁宫的请安便算是告一段落。
回到永寿宫,青玉几个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将原先随侍在身侧的宫女支使开。
贺儿只当没有瞧见,沉默地侍立在侧。
元栖终于能取下沉重的朝冠,示意青罗过来替她按一按,问“你们何时到的路上发生了什么”
青玉如实道“路上耽搁了一小会儿,听说是有包衣旗的使女今日入宫,怕相互冲撞了,就叫我们暂且先等等。”
元栖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片刻后卸了妆,站起身开始换衣裳,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元栖令贺儿出去将永寿宫伺候的人手都喊去正殿。
这道命令一出,青字辈的四人都看向贺儿。
主子到了宫中自然多得是人来伺候,她们四人要比以前更加尽心团结,相互帮着忙,方不会轻易失了主子的恩宠。
眼下瞧着,这个贺儿似乎一来就得了主子的恩宠,四人记在心底,加强了防备心。
唯有青罗神色复杂。
元栖换了身轻便的妃红缎绣折枝花纱袍,头发于脑后挽成发髻,略插几朵鲜花步摇,便算是了事。
方才贺儿已经告诉过她,妃位宫中可有掌事宫女一,一等宫女四,二等宫女八,粗使宫女无定数,掌事太监二,底下使唤的小太监十二个。
这么乌泱泱的一片跪在地下,倒也壮观。
元栖定了定神,道“本宫从家中带来的青玉为掌事宫女,青禾,青罗,青玦三人为一等宫女。二等宫女原先的四个暂且名额不变,过些日子另行考核。”
一听上头的掌事宫女和一等宫女名额被占,跪在前头的几个宫女眼中皆闪过失望之色。
元栖眼神徐徐扫过众人,继续道“以一年为期,二等和粗使宫女中若有差事办得好的,自可以晋升。一等宫女和掌事宫女若是犯下什么大错,也别怪本宫不留情。若是平日里也有立下大功的,自是论功行赏,断不会缺了你们。”
这是她在家时就想好的。她只能带四个侍女入宫,余下侍候的都是内务府派过来的人,总不能因为不信任就防着不用。宫女太监们伺候主子是为了求权求财,又不是为了那点子勉强够活着的例银。眼瞧着在这里没油水可捞,说不准就要背着主子暗投别家。
宫斗文里总有这种往对手身边放暗探的戏码,时不时为了真正的主子下毒陷害别人,鞠躬尽瘁,死而不悔。但这种戏码在现实中不大可能,包衣上三旗唯一的主子是皇帝,一家老小的命和前途都在皇帝手里攥着,如果跟着现在的主子能赏钱拿到手软,她们又何必要为了眼前利益堵上全家性命。
元栖现在有了自己的收入来源,手里自不会吝啬,一挥手,按着品级发下去将近百两银票。
得了赏的宫女脸上都洋溢着浓浓的喜气,永寿宫的气氛一下子活络起来。
太监不比宫女有所牵绊,行事更加没了顾忌。元栖暂且令他们一切照旧,打算观望几个月再说,也按照品级发下去差不多的银票。
永寿宫有自己的小膳房,刚刚修葺一新,在贺儿的吩咐下,已经将需要的食材备好,只等她吩咐下去要吃的东西。
元栖接过膳食单子扫了一眼,见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己爱吃的,而宫里知道这个的也就是曾经伺候过她的坤宁宫人,心里对贺儿简直不能再满意。
点了几道菜之后,她霎时心念一起,问道“贺儿,原先伺候我姐姐的宫人如今都去了哪儿”
“宫女年满二十五岁的都出了宫,两位首领太监如今都还在坤宁宫当值,余下的小太监回了内务府又被分配去了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