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好吧,就算三千出头吧,即便如此老夫也不得不心疼,只是白天的两场厮杀,就去掉了老夫三千多军的战力,看来那弃宗农确实下了真功夫,别说,装的还挺像那回事情。”
“对了,你们都是怎么对应的还没有回答老夫这个问题呢。”
“回大帅,末将白天就把儿郎们调动过去了。”
“末将也是。”
“末将也是。”
李世绩没有吭声,下了榻在屋里走来走去。
“后营的兵没有行动吧”
随着李世成绩的问话,三个将军站出来回应。
“启禀大帅,未动一兵一卒。”
“很好,咱们后方要是动了,那就太假了,肯定要被识破的,一旦吐蕃那边的能人识破了咱们的计谋,恐怕明晚后晚他们就不会动手了吧”
“大帅说的是。”
“大帅,吐蕃白天攻打的时候,为了弄的更像真的,可是调过去了四五万人呐,咱们过去的太少,恐怕也不好叫那边看懂上当的。”
“嗯,也有些道理,我看你们调过去的兵力也有两万多了,这样,明天一大早,不,得再早一些,就卯时辰时,不得拖到巳时行动,越早越好,再安排过去两万,分成两部分,去外头那几个土堡垒里,成三角阵势,互相守望,等他们明天再来攻城的时候,和他们来个弄假成真,再反真回假。”
“唯”
李世绩这边其实不难理解的,吐蕃的弃宗农像玩一场大局,想要里应外合一举拿下朔方城,来证明自己跟李世民一样的天下无双,一样的文武双全,所以吐蕃出动了一大半的军事力量。
又定下了完美的计策,表面上派出三万军不走寻常路,翻山越岭进朔方的内部地界,实际上带着右丞相部落里的亲兵护卫,等于是六万大军了。
约定的是,六万大军进来后,三日内,以牛粪狼烟为信,号令四方,里应外合,六万军在朔方的肚子里头做乱,城外的十几万大军正面攻击进来。
计策是好的,但是朔方的李世绩也不
是笨蛋蠢驴,怎能对吐蕃的计策言听计从呢
朔方城里的兵,也不是蚂蚁,更不是聋子瞎子。
所以,弃宗农得想办法把朔方内部的大军调走,调到距离朔方城远一些的地方,这样的话,真正的厮杀开始的时候,这大部分人马,来不及调回来。
弃宗农才能实现里应外合的真正目的,所以他命令声东击西,选择朔方的一个角落使劲攻打。
造成一种假象,你们汉人肯定会以为,我们就要攻打这座城池。
然后把汉人的兵力挪过来,移山倒海,方便之后的行动。
所以才有了白天的事情,那边吐蕃军队来势凶猛,这边也赶紧调兵遣将,生怕朔方一角失守。
而李世绩这边也在紧急动员,紧急部署,就势用事。
李世绩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想的比吐蕃国主想的还大。
他甚至想一口气把吐蕃打成残废,最好是一次就打的吐蕃国一蹶不振。
想要达到目的,李世成绩只能假装后自后觉,只能暂时中计,被吐蕃牵着鼻子走了。
所以现在的两边都在博弈,都在部署自己的计划
“李钰侄子那边呢老夫借他那两万军,到来没有怎么说的又是怎么行动的”
李世绩问完后,屋里的一个将军立刻接腔;
“回大帅,李县公回话了,可以借兵,不过”
“不过什么朝廷的事,又不是老夫一个人的事情,就算他没有被兵部指派归属问题,但这是军国大事,马虎不得,乱来不
得,老夫调他手下的兵,也算正儿八经的。”
“是,大帅说的是,不过,李县公嘴上倒是同意了,实际上是另外一回事,他不同意别人使唤他的手下兵马,所以回应末将,他自己会带兵过来。”
“荒唐”
听了这话的李世绩很不高兴,特别是北方兵事的总指挥的面子,没有被安排到位,这叫李世绩很不乐意
“他什么意思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是军国大事,可不是儿戏难道叔宝没有教授过他,大局为重的道理”
“还是欺负老夫帐下无将是老夫不会调兵,还是老夫无能不会遣将”
“这大帅,您别这样盯着末将啊,那是李县公说的,跟末将无关呐大帅。”
“是啊大帅,大亮说的对,他也没有办法左右李县公的,李县公的本事手段,谁人不知,哪里肯把手里的兵权拱手相让出来”
“哼”
李世绩气鼓鼓的坐回了榻上;
“他带着才好调动来去吗他凭什么认为老夫手下的将,不会用兵”
“这世上就剩下他一个能人了还是他自认为已经天下无敌了”
“再说了,他自己带来,可以,怎么带来距离朔方一两百里的路,他按兵不动不接受调动,到时候一旦吐蕃开始厮杀,他就是放权都来不及了,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