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圣人降世(3 / 3)

续南明 老白牛 6803 字 9个月前

早前杨相公询问的时候,他们就有一种预感,杨相公打算修路。

果然如此,修的还是各人梦想不到的青石板大道。

修路,对这个年代,可谓天大的事情,很多人一辈子的期盼,一时间屋内闹得如同一锅粥,便是管秩序的杨大臣,韩大侠,陈仇敖等人,都是惊讶的与周边人议论纷纷。

公屯所主管杨纯良更是老泪纵横“修路啊,还是青石板大路,想老汉在亳州,周边的官道几百年都没修了,想不到到了新安庄,竟修青石板大道,老汉等真是福气来了。”

罗显爵喜笑的与杨千总说着什么,胡就义欢喜的对张出逊道“庄子越来越好了。”

张出逊用力点头,还有他旁边的二哥张出敬,咧开大嘴,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齐友信与旁边的严德政惊叹了几句,他看向上首的杨相公,不满二十的少年,但那种沉稳,那种平静,眼中那种智慧的光彩,与下首激动的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心中震动,是杨相公觉得此事不足为道,还是不明白修桥铺路这内中的深刻涵义

他想起最初在杜圩见到杨相公的情形,说实在,当时只想有个活命依靠罢了。

但一路行来,杨相公那种指挥若定,那种见多识广,那种文武兼备,每每让齐友信暗暗心惊,这样的智者人物,一个小小的县城怎么可能诞生着实让齐友信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杨相公带领众人平定周边匪患,又要开始开垦,甚至还要修路,种种民生经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杨河注视着板上的详细规划图,在上面写上几个数据,沉思。

他不打算搞分田到户的低生产力手法,但周边有归附的人口,未来有大量来投奔的流民,人口要安置,男人女人需要工作,基础建设,就是一个非常良好有效的促进就业手法。

他不介意花点银子,银子流通,就是财富的河流,流出又流进,流水不腐。

不流通,只是一堆无用的石头罢了。

不过造成的结果,就是以后自己麾下,不是军人,就是职业武装工人。

缝衣坊,军器坊,火药坊,耕田队、河工队,路工队,全部都是工人,全部都是军事化管理,怕是妇女拉出去也能打仗,加上职业军人,定能形成一个超组织的集团。

然后打败一切散乱的,落后农耕里甲的组织。

而现在新安庄的手法,就有些类似后世大公司集团的经营,杨河也有种自己在任董事长总裁的感觉。

或许以后新安庄,会成为类似东印度公司的存在。

甚至成为比之更强悍组织团体。

不说眼下已经陷入无政府状况的大明官府,便是奴隶抢掠部落满清,也远远不能与自己团体相提并论。

他们动员能力,都与自己天差地远。

以后自己这个团体会成为什么

垄断资本主义

军国主义团体

杨河很有兴趣。

而他在沉思的时候,却忽然听齐友信颤声道“相公救我等于水火,让大家在庄中有衣穿,有饭吃,有屋住,现在又要修路,惠及更多的人,相公为了什么”

一时屋内一静,所有的人,都是看向杨河。

所有人,心中都浮起种种,自己逃难时的苦楚,沿途的凄凉,白骨纵横,千里无人烟,人相食。

但现在,他们在庄中安居乐业,天天吃饱饭,每天睡在温暖的炕中,太平、安乐。

这样的生活,不说乱世,便是盛世都有所不如。

盛世,就能天天吃饱饭么

现在杨相公还要修路,惠及更多人,不提他种种不可思议的才华,为何他如此悲悯世人大爱无疆

杨河被齐友信也是问得一愣,他沉吟道“是啊,为了什么”

他种种所为,只是想在乱世中活下去,然后潜意识认为,让身旁人过得好一些,不是理所当然么

只是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有一间屋子住罢了。

要让身边人干活,这种条件,不是最基本的么

他笑了笑,看向齐友信与屋内众人“吃饱穿暖住好,出行有便利的道路,不是最基本的民生福利么有何大惊小怪”

如九天惊雷,屋内各人都是怔住,很多人张大嘴巴,原来在杨相公心中,新安庄这天堂般的日子,只是基本的民生福利

齐友信睁大眼睛,他看向屋内各人。

他看了一圈,看张松涛也是向自己看来,二人眼睛都是闪亮。

二人看着,从对方眼眸中,他们都读出一句话“圣人降世。”,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