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反杀,绝杀!(求追订!)(3 / 5)

买卖。”

曲秀贞一拍桌子:“就照你说的办!不过”她压低声音,“这事儿得抓紧,谁知道那港商还去哪瞎转悠了,可别让其他厂子抢了先机。”

华十二当即就用厂里的电话,拨打港岛长途,找老德谈了这件事,后者表示没问题,既然是合作伙伴需要,他会帮忙搞定这件事。

下午华十二在办公室,留下个分身帮他处理文件,他自己开门去了港岛,用神机百炼打造了一条酱油生产线出来。

这条生产线会以港岛公司的名义,免费借给酱油厂使用。

几天之后,德古拉带着港岛‘海味鲜’集团的代表,再次来到吉春。

嗯,‘海味鲜’是华十二为了核心配方,特意在港岛注册的公司,以后有关调味品的配方,名义上都由这家公司掌握。

其实申请专利最好,但这个年代国际专利还不完善,国际专利合作条约,要到78年才才会正式生效,港岛90年才开放知识产权注册,国内更晚。

所以在这之前,有什么核心配方,最好妥善保管,严格管理。

‘海味鲜’和酱油厂的谈判进行的很顺利,海味鲜作为甲方,提供设备和配方,乙方酱油厂负责生产。

甲方抽取利润的两成,作为技术租赁的费用,乙方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港岛标准的,甲方可以全部收购,同样也是用美刀结算。

合同中特意提及,技术租赁期限为十年,期间核心配方由港方派遣的技术人员保管。

所谓的技术人员,就是华十二的分身。

对于这份合同,双方都没有异议,在上级领导的批准下,合作就此达成。

一个月后,酱油厂的新生产线正式落成,新产品一出来就被港方全部买走,赚了第一桶金。

华十二在港岛的‘海味鲜’调味品公司,也因为这批产品打开了市场。

远超这时代的配方,更加低廉的成本,简直不要太赚钱。

赚了第一桶金,华十二又拿出了第二种产品‘风味豆鼓辣椒酱’,好吧,就是后世的老干妈。

这东西弄出来在德古拉的推动下,一个月风靡港岛,三个月火爆欧美,不但那些海外唐人喜欢吃,就连白皮黑皮的老外也喜欢。

更夸张的是丑国总统招待英格兰王室的时候,都拿出一瓶这个玩意来,还被电视直播拍个正着,让这款辣椒酱简直火的没边了,以至于生产出来就卖到脱销,普通人不排号根本买不着。

这里说明一下,丑国总统吃这玩意,真不是华十二让老德安排的,因为这任总统是老尼,众所周知他致力于拉近华丑关系,所以也乐意尝试这款据说是华夏宫廷秘制的辣椒酱,以展现姿态。

吉春酱油厂,在短短数月时间内,就赶超了木材厂,成为国内最火的明星企业,据说生产的酱油和辣椒酱直入大内,成了贡品,就连家长吃了都说好。

酱油厂从上到下干的热火朝天,可原本的明星企业红星木材却出了问题。

新厂长倒是个聪明人,到任之后吸取许二和的教训,没有对工人福利房下手,那样直接得罪厂里所有工人,为智者不取。

所以他一上任就打定主意,老老实实摘桃子,别胡乱起幺蛾子,以前怎么管理,他上台就怎么管理,镀金之后就走人,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强。

可他想的挺好,天却不遂人愿。

地板车间的两条生产线,直接坏了一条,产能减半。

最要命的是,这机器不知道什么原理,从国营厂请来的工程师,根本修不好,甚至都无从下手。

有一个再大鹅留过学的工程师,把机器拆开,想弄清楚工作原理再进行维修,可拆开之后,别说维修了,就连重新装回去都装不上了。

这样一来,只有一条生产线工作,第三季度就无法按时交货。

新厂长特意打电话跟港方沟通,那边也很好说话,说只要能按时完成合同规定的一半也行。

可不到半个月,另外一条生产线也坏了,整个底板车间陷入了停滞。

这一下事情闹大了,按照合同规定,如果红星木材厂不能按时交货,不但要赔偿百分之十的违约金,还要承担德古拉的全部损失。

因为德古拉把红星地板卖到多个国家,他也要履行合同按时交货,要是交不上,也要赔付对方钱款的,这部分损失,要由红星木材来承担。

这一下从厂里到二轻局,再到上面的领导,全都着急了。

后来局里领导直接打电话给华十二,颐指气使的让他去修理。

华十二在电话里就呵呵,然后说了两个字:“不去!”

说完直接挂断了电话。

曲秀贞也听说了木材厂的事情,为华十二捏了一把汗:

“你这样不好吧,我听说要是赔钱,也得好几百万美刀呢,没人能担得起这个责任,他们肯定还会找你!”

华十二淡淡一笑:“那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下午几辆小车开进酱油厂,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