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刚穿越就开怼;别急眼,我这是夸你!(求追订!)(1 / 4)

ps:晚了点,但六千字,求月票不过分吧?

1969年冬,吉春市光字片。

华十二刚从穿越的黑暗中脱离,就感觉寒风直往他脖领子里面灌,当然以他的体质,对别人来说刺骨的寒风,对他而言,也就感觉就挺凉快的。

左右一瞧,就发现他正站在一个小院的柴火堆前,手里攥着一把斧头,应该是正在劈柴!

下一瞬,脑海中系统传来被替代者的记忆,还真是大头周秉昆!

他这次替代的人叫周秉昆,周家老三,父亲周志刚是建国后第一代建筑工人,技术过硬,脾气也硬,目前即将离家奔赴西南大三线。

母亲李素华是非常传统的家庭妇女,不识字,但心地善良。

大哥周秉义,今年响应号召,即将启程前往建设兵团。

二姐周蓉,性格要强,自私,喜欢诗歌,向往浪漫爱情,偶像为京城诗人冯化成。

接收完周秉昆的记忆,同时也等于接受了他对家人的情感,华十二就感觉怎么都别扭,尤其是有关这个二姐周蓉。

周秉昆不知道他二姐什么揍性,可华十二知道,周蓉初二的时候就背着家里和大她十七岁的诗人冯化成通信,并确立了暧昧关系。

目前这个时间,这娘们正在心里谋划离开家去贵州跟那中年诗人奔现呢。

就在华十二愣神接收记忆的时候,一个体型富态的中年女人从背后的屋子里出来,招呼道:

“秉昆儿!发什么呆呢,赶紧劈完柈子给你姐送进去,她等着做饭呢,你爸回来好吃口热乎的!”

华十二转头,认出声音的主人是周秉昆的母亲李素华,当即露出一个笑容:

“知道了,我干活儿您还放心啊,马上就好!”

说着弯腰将一根木头摆好,轻轻一斧子就劈成两半。

李素华见儿子干活利索,笑着进屋,朝正在刷锅的周蓉笑道:

“唉蓉儿,你说奇怪不,妈以前咋没发现,秉昆笑起来还挺好看呢!”

年轻的周蓉,闻言撇了撇嘴,好笑道:

“那是因为他是您儿子,您怎么看都觉着好!”

屋子外面,华十二见李素华进屋了,也懒得用斧头劈柈子,把手套摘下来揣进兜里,然后直接用手拿起一块木头,两手一撕就分成两半。

其他的木头也是如此,咔咔几下就把柈子弄好了。

抱着一捧木头柈子开门进屋,白色的热气扑面而来。

周家这个平房是光字片唯一打了地基的房子,一进门就是灶台,北屋是小屋,平时给三个子女学习,晚上是周蓉的住处。

东屋是大屋,朝南贴着窗户是大炕,晚上周父周母,加上周秉义、周秉昆哥俩都挤在这张炕上。

华十二把柈子往灶台前一放,拍了拍手:

“劈好了!”

正跟周蓉说笑的李素华都愣住了:

“坤儿,我这刚跟你姐说了两句话,你就把柈子都劈好了?你这活儿干的也太快了吧!”

周蓉在一旁笑道:“我弟弟学习不行,干活是一把好手!”

华十二看了看眉清目秀的周蓉一眼,咂了咂嘴,没说话。

这二姐的话按说是好话,可听着就挺没有滋味的。

就在这时候,北屋里传来周秉义的声音:

“秉昆儿,进来一下我有事儿跟你说!”

李素华拍了华十二一下:“快去吧,你哥要走了,可能有正事儿交代你!”

华十二点了点头,迈步进了北屋,一进门就看见一个二十出头,浓眉大眼的小伙子正在收拾行李,正是记忆中周秉义年轻时的样子。

“叫我啥事儿?”

周秉义摆手招呼华十二上前,指着一箱子书吩咐道:

“这些书一共是六十一本,都是很难得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别人的,有老师的,有同学的,朋友的,还有郝冬梅的几本,你记住,这些东西千万不能让人看见!”

周秉义说完怕华十二不理解,郑重说道:

“因为咱们家是工人家庭,所以比较安全,大家都集中起来放在我这儿,我走了之后,你一定要看管好!”

话说到这里,还加重了语气,多少有点颐指气使的意思。

不过在这个年代,当大哥的跟弟弟说话不客气,也属于正常。

华十二淡淡一笑:

“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可不管!”

周秉义没想到弟弟会拒绝,当即严肃道:

“我可没跟你开玩笑!”

华十二笑容不变:“我也跟你说真的呢,你说把这些书放家里,我不赞同!”

周秉义眉头微蹙,想了想,将炕上一件略微显旧的绿色军大衣拿起来塞在华十二怀里:

“爸给我这件大衣,你不惦记挺久了么,给你了,这回不闹脾气了吧!”

华十二将大衣放了回去:

“我不要,也没惦记过,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