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在路途之上,距离下一次平衡还很远,放心就好。
为了更大的战果,需要更强的统帅协助。而自己手边正好,还有一张白银卡留着也是留着,索性用掉。
至于那张百侠卡,江湖局势还挺太平,自己没有什么大威胁,暂时不需要,弄出来也是给自己找麻烦,自己给自己找平衡,还是找这种非武将人物,不确定性太大,不能乱动。
若遇到特殊情况,或者等黄巾起义结束,局势稍息后再招吧。
明朝“邓子龙,统帅95,武力100,智力81,政治75,魅力97。”
唐朝“刘仁轨,统帅97,武力87,智力88,政治85,魅力80。”
两宋“韩世忠,统帅97,武力90,智力83,政治76,魅力91。”
西晋“王濬,统帅96,武力70,智力81,政治80,魅力90。”
秦昊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共同点,这一次召唤,带出来的居然都是,有水战经历的将领。
举个例子,像白起这种,你可以说他经验丰富,天赋异禀什么都能略懂一点,从而巩固。
但你要说他有没有缺点那肯定是要有的。秦昊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没缺点,更何况白起自己呢
道理也是一样的,毕竟陆战将领不一定能打好水战,但水战将军,一定比他们更有经验。
最起码秦昊,还是从一些故事中吸取教训的,杀了熟悉的水军训练的蔡、张二将,让其他人从头摸索
逼反了刘整,给蒙古水军带来了生机。
“抗倭名将民族英雄,邓子龙将军,年过七旬了,不仅没有疏于兵法,依然老而弥坚,不失青云之志。带领舰船力战生死不负忠义之名。”
“刘仁轨,也是抗倭将军,那个时候的倭国,相比唐而言,算是岛夷一个。白江口之战以少胜多,不仅是实力,更合当时之情,当时之理。”
“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排的也有问题,刘光世和张俊两个,对老九和秦桧有大功,对战局没太大亮眼表现,后人对此可是对此嫌弃万分。不如换成刘琦和吴玠,这含金量就提上去了。”
看着这些人已是感慨万千的秦昊,只是利用了一首诗作为收尾,心中默背道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秦昊也先道歉一波,说道“老将军,对不起。系统利用职权,删掉邓子龙。就在他们三人之间召唤。再把常遇春放进去,再不出来都急死我了。”
恭喜宿主获得西晋人物王濬,“统帅96,武力70,智力81,政治80,魅力90。”
携带人物贾充、荀勖、张华、王浑
植入身份雁门王家大族的旁支,当今家主王绾效忠后,携带一众好友,自愿追随于你,在您的私军中充当统帅。
武陵这边
萧骏忙着各项事物,人事安排,顺便问一下学院的进度。
没办法,虽然武陵尽力自己和众人的励精图治,资源也已经一点一点的攒了起来。但也只是从百废待兴的状态,向前迈了一大步而已。
为了之后能够东征西讨,少不了金钱、粮食和人力,不然费什么劲,把那些武陵蛮纳入户民之中收编。
他们可以学习更好的生产技术,从蛮族洞民,变成开化的状态,自己也好,他们生活在山里,体质很好,到时候双管齐下,将他们纳入管辖区,随后编入军队。
编入军队的可以通过军功升迁,而且是平等对待。那些不能加入军队的,就成为农户或者什么,按时交税就好。
将那些未开发的土地,进行开垦,以获得更多的粮食,以备需要之时,说实在的,萧骏觉得王祯,才是自己独自创业以来,最大的功臣。
至于军事功劳人员,萧骏自己也才是个中郎将,没有多少可以封的军职了,若乱封这就叫僭越之举。
若被人举报,那萧骏不想被杀头,只能提前造反了,撑到群雄崛起的时候,但到那个时候,自己很容易失去讨伐别人的正当性。
毕竟总不能以讨伐不臣、匡扶汉室吧,留了这种案底,谁信啊
再说了,现在论功行赏,到时候军中老将,个个封顶,粥少僧多,不乱套了
等黄巾起义结束,徐勣回来,到时候自己升了官,就好任命新的官职了,岳飞资历比较新以外,但立了大军功,可以派他去做一些扫荡部落,镇压暴乱之类事情。
但前不久也不少,人前来投奔,虽然都是平衡过来的,其中,吴喜实力最强,还有政治性能力,是一员良将。
那个他还可以,我记得他叫
荆州南部,中小形的蛮族部落,其中的刺头、地皮蛇。大部分都被自己的力量打服,从而获得了讲道理谈判的权利。
让他们认清自己,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