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官渡之战(二)(1 / 2)

夜间

孙坚带队疾驰入门,暗处的哨兵,远远望去,观其军队,规模虽小,但个个精兵,身材壮硕膀大腰圆。

勒马止步,跳下马来。手中还提着几个,蒙着黑布头套,血淋淋的探子头颅。

见大将归营,见其威貌哪敢阻拦。孙坚就好似一只猛虎巡山,震慑肖小之辈,勿要闯入自己领地。

听闻孙坚,巡视归来。

原本还略有担心的曹操,悬着的心也直接放下,操着亳州的乡音,提醒孙坚。

“哎文台兄,身为将帅,探查巡营之事,本应交予麾下晓勇精明之人,前去处理便可。”

“身为三军之首,即便没有意外差池,将帅不在营中,军心难免恐慌。之后,文太兄,可要紧记。”

对此,孙坚欣然接受曹操的劝告,狠狠点头。至于有多少听见了心中,暂且不知。

再加上,刚正强烈的个性。学不会以退为进,忍让一时假装糊涂。

论其出身四字形容,孤微发迹,其祖父、先父以种瓜为业。

这两点让他在官场上,得不到提升。十几岁便因为能力出众,被选为县吏,却因此当了十几年的丞官。

职位变化也仅仅是评级调动从家乡,到盱眙、再到下邳等本地,因为懂得兵法,在过程中,既勇猛善战又懂得谋略之道,在黄巾起义中,得到快速提升。

但也因为疏于律己,任性放纵的毛病。留下了轻绞掠夺财物的罪名案底。

“孟德贤弟,可曾发现,这洪秀全的黄巾军,与先前的兖州的有何不同”孙坚转头,看向一旁的曹操

“是有不同,文台兄,可是想到了破敌之策”曹操认识孙坚许久,已是相熟,于是直接拉着他的手,进了自己营帐。

营前的夏侯渊和曹仁,见此处,更是提起劲来,不敢一丝懈怠。环视四周,就怕有贼人偷听。

“文台此处无人,还请细说。”曹操提手指了指位子,做了个请的动作。

“孟德,我今日带兵夜探敌营,发现只有那位叫做石达开的贼将,扎营仔细,防备森严。洪秀全,杨秀清虽然警惕,却不是精通之将。”

“我孙文台之前在江东,与他们交过手,麾下善征战之事者,唯有石达开一人,如今,他们还没适应水土,勇战士卒甚少,我们更应该趁乱出击,才是。”

孙坚虽然作战勇猛,长的也是一副彪悍劲,这股侃侃而谈的谋划能力,恰恰是他,脱颖而出的原因。

曹操一听,稍作思量,便知道孙坚的主意,据理力争反驳道“贼将洪秀全,今天只是小败一场,伤不到根基。明日肯定还会,携大军再次前来交战。”

“我们人多兵强,物资充足。没必要,如此激进。这才没几天,再加上你刚才探营之事,更是打草惊蛇之举,若今晚劫营,必中敌方圈套。”

孙坚见自己的提案被反驳,面露难色,便转而和曹操商量“不如这样,敌方今夜严防,明日必然疲惫,若明日战事顺利,我带一万骑兵前去劫营,孟德你只需要带兵,保我后方道路便可。”

曹操见孙坚妥协“就依文台兄,若情况不利,还请不要恋战,速速撤回。”

孙坚一扫阴霾,再次笑着,拍了拍曹操的肩膀,让他放宽了心。

先前自己麾下老将黄盖,带兵都能冲杀入阵,曹操麾下的宗室将军,都是锐利的骁勇之将。

刘虞、公孙瓒二人,从幽、冀带来的骑兵,个个出身苦水之地,战力不仅强过自己,对比黄巾账下更胜数倍。而且不畏严寒,战马也是优中选优。

这种最适合打仗的军队,不拿来征战,孙坚只觉得可惜。

不仅孙坚羡慕,曹操也心动无比,但两人都是人精,也不好多加明说。

两三天后,黄巾军再一次携大军而来,这一次,他们的面容,憔悴了许多,这一切的情况被孙坚和曹操二人,看在眼里。

战场情况,倒是有些特殊,洪秀全只是以口头激励将士,也并没有,前些日子做跳大神之事。

统军的将领也从杨秀清,换成了石达开。

这一次的对方攻击的士气,比先前相差太多。

曹操觉得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夜里提防,是需要耗费人力的。经过一天奋战,又守了几天的营,又不是铁打的身子,哪有不疲惫的道理

孙坚曹操,为了今日的劫营计划,分到的一万的骑兵,并没有多加调动,只是,让他们留守大营,修缮铠甲,磨利兵器,喂饱战马保存体力。

为了填补这一空缺,孙坚曹操麾下战将尽出。

黄盖,程普,韩当,祖茂,孙策。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

原先,石达开没有资格统帅三军,仅率小股部队,就将黄盖等人围住,若不是曹操救援及时。

孙坚怕不是要因为黄盖,以及精锐的失去的失去。感到哀痛惋惜。

这次石达开能从偏将,代替杨秀清指挥军队,恰恰是因为昨日大战失利,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