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归正(2 / 3)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5424 字 1个月前

能。

「殿下。」到华闻言,神色振奋。

邵裕摆了摆手,让人把崔瓒先领走,然后说道:「昔日在蓟城与羊公坐谈,他说行军征战,‘待降如待敌’,万不可轻忽,此诚嘉言也。」

「那—」到华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迟疑了起来。

「假的如何,真的又如何?」拓跋思恭在一旁说道:「大军开过去,令守卒出城列队,再拣选人马入城,假的也变成真的。」

邵裕思索一会,道:「不可。而今大兵未至,粮械不全,骤然接收诸城,恐坑害了人家,智者不为也。」

说完,做了几个吩咐。

第一条是飞报李重,请其酌情增派援军,甚至现在就可以发大兵了,不要再等资粮彻底囤积完毕;

第二条是遣使向西,通过私人关系联络宇文鲜卑的人,别再照料牲畜了,春天是很重要,但立功更要紧:

第三条则是令中尉司马吕罕再抹选一批步卒,等候命令。

三条完毕,他不再迟疑,决定先向东打探一下消息。

十六日夜,崔瓒匆匆返回了成周郡城,

「如何?」崔焘一把拉过第弟,低声问道。

他身旁还跟着几个郡内大族,多为流寓平州的中原土人,都目光灼灼地看了过来。

「弟见到了大梁燕王。」崔瓒说道:「不过他只带了先锋一部,大军尚未出动,故燕王千叮哼万瞩咐,暂勿轻动,待王师齐集之时举城归降。如此,城内那些三心二意之辈便无话可说,会跟着兄长一起归正。」

此话说完,崔焘还没什么表示,那些大族子弟却纷纷松了一口气。

有人擦了擦眼泪,也不知道真情还是假意,只硬咽道:「流寓塞外三十年矣,父兄皆已亡故,我亦只依稀记得年少时嬉戏的老宅,却不知庭院中的梨树开花了没有。」

这人说完,有人愣愣地看向南方,道:「昔年北上时,我还在强裸中。家父临死前,

非要我扶他上山,说要看看东平的一草一木,可却什么也看不到。」

「唉,先慕容公还是不错的,对我等没话说。此番背慕容氏而去,实在心中有愧。将来若有机会,或可一」

「你瞎说什么呢?这些地是白给的吗?」有人呵斥道:「慕容在世时,每年至少一半以上的粮布送往棘城,这又怎么说?好,这还可以忍!可慕容秉政三年了,大肆圈占田地,以为苑囿。每每要我等出兵掠夺幽州胡汉百姓,得来的人丁却尽数收走,以为自家庄客,于苑中耕作。比起慕容,此子凶残暴虐,弃之有何不可?」

比起慕容,慕容这个二代确实有点过分,不但凶残嗜杀,还贪婪成性。

得来的幽州、高句丽乃至其他部落的百姓,尽皆置于燕王苑囿之中耕作,有牛的话七三分成,无牛则八二,比曹操还狠。

对各地方大族的压榨也进一步加深了,尤其是慕容仁叛乱之后,需索无度,让人难以承受。再加上连续四年寒冬,更是雪上加霜,各城、部落之中老者饿死的不在少数,孩童也瘦得厉害,这让不满慕容氏统治的胡汉百姓日益增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慕容遭遇大面积背叛并不奇怪。

「罢了,都不要说了。」崔焘叹了口气,道:「先慕容公确实是君子,然生子不肖,

以至于此。大不了异日找个机会求恳,保慕容公一脉骨血,香火不断即可。」

「那还不容易?慕容翰及二子居于中原,这一脉定然能流传下去。」有人道。

「梁帝会不会事后清算,诛杀慕容氏满门?」

「应不至于。他信誉卓著,三十年未曾毁诺,乃信人也。」

「那便无事了。其实我也担心梁帝事后罪罚我等,既说话算话,那便降了。」

崔焘见众人统一了意见,便道:「诸位需得谨言慎行,勿要走漏风声。」

「遵命。」众人齐声应道。

无独有偶。十七日,冀阳郡内一干人匆匆登上了城头,看着汹涌奔来的梁国骑军。

人数不多,大概只有数百骑,领头一人穿着金甲,手持粗长的马,威风凛凛。

一股游骑正被他们驱赶着打马狂奔,试图逃离。

金甲大将追了一段后,驻马顿于地,然后快速拈弓搭箭。两支箭矢破空而去,射中一人,复中一马。

他身后的骑士们欢呼不已,纷纷冲上前去,手起刀落,将两名贼人的首级取了回来。

城头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看到了各自眼神中蕴含的无尽含义。

「膨!」太守宋烛用力一拍城垛,道:「岂能放任贼人如此嚣张,坏我军心士气?高筹,速回你家庄园,发精骑击此贼。」

高筹闻言,立刻推托道:「府君,牧草刚刚返青,马太瘦了,再养养吧。」

「你!」宋烛转身看向此人,眼神十分危险,手甚至已经抚到了刀柄之上。

高筹却不怕他,道:「府君,昨日南边有牧人奔来,言辽西护军宋公已降,却不知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