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在住,尤氏和秦可卿都住在东路的院子。
一路从东路往里走,在路上不时有仆妇,见了尤氏和贾滟都侧立在旁,向她们行礼。
尤氏跟贾滟说:“自从老太爷回府后,府里的规矩都立起来了。如今府里只得蓉儿媳妇一个年轻人,我原先想着让惜春妹妹回府来住一阵子,也好跟她做个伴。只是老太爷说当初是他将惜春妹妹托付给老太太,让她养在西府里的。如今她已经在西府住习惯了,再回东府未必高兴,只好作罢。”
惜春从小离开父兄,待在贾母身边,贾母待她极好,可终究不是自家的孩子。贾滟一直觉得惜春这个小姑娘待在热热闹闹的荣国府里,内心其实也很孤独。
惜春喜欢画一些工笔画,还挺像模像样的。
贾滟仔细地回想着原著里关于惜春的事情,是个阳春白雪的小姑娘,后来也是对内讧自相残杀的家族失望了,干脆遁入空门,长伴青灯。
不知道这个小姑娘这辈子的命运会怎样?
贾滟和尤氏去了秦可卿的屋里,秦可卿穿着宽松的衣服,腹部已经显怀。
得知贾滟来,亲自在门口等着。
贾滟见了秦可卿,上去拉着她的手进屋,说道:“外面风大,怎么出来了?”
秦可卿笑道:“有些日子没见到姑姑,想念得紧。”
贾珍和贾蓉刚去世时,秦可卿的气色很不好。得知自己有了身孕后,气色慢慢地好起来。
大概是宁国府有贾敬镇宅,奴才们都规矩了很多,也没那么多风言风语。
秦可卿如今一身素服,大概是将要为人母,看上去比从前更有韵味。
“早些时候,因着害喜的缘故,什么也吃不下,可把我愁死了。那时二婶子才回西府,这府里头的很多事情也理不清,我原是不想理事的,可想到媳妇清减得衣服都快撑不住了,她肚子里还有个乖孙,便撑着病体起来张罗。”
尤氏坐在贾滟身旁的椅子上,跟她说起自己跟秦可卿的不易,“好在,她是个孝顺的,见我辛苦张罗了吃食,不忍让我失望,便强迫着自个儿吃些清淡的小粥,这才慢慢地养了起来。最近小半个月食欲已经恢复,能像从前一样吃食了。”
孕育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贾滟看向秦可卿。
秦可卿听着尤氏的话,伸手过去握着尤氏的手,说道:“本该是我服侍太太的,太太疼我,不舍得让我劳心费力,我若还是老不好,枉费太太这么疼我了。”
贾滟问了秦可卿一些近况,然后又跟她说:“平日可以多到西府走动,也能和凤妹妹做个伴。老太太也老是惦记着你和你家太太呢。”
这个世界,女人一旦守寡,就像是失了颜色似的。
荣国府的邢夫人在贾赦没了之后,整个人都萎靡不振,去见贾母也是一脸菜色。
可尤氏和秦可卿却截然不同。
贾滟觉得宁国府的这两个女子,在没了贾珍和贾蓉之后,虽然一身素服,依然掩不住的风流丽色,尤其是秦可卿。
对她们来说,只要未来还有指望,死丈夫也不是什么坏事。
看过秦可卿,尤氏跟贾滟去了东路那边的祠堂。
祭祖是过年的大事,到时候整个贾氏的子弟都会在宁国府的祠堂里祭拜祖宗,贾母会在祠堂里主持祭祖仪式,所以什么事情都不能含糊。
祭祖的事情贾敬很重视,很多事情都亲自过问。
可到时候里头的很多事情要尤氏张罗,东西两府是一家,王夫人不能来帮尤氏,只好贾滟来。但尤氏说今年东府没了贾珍、贾蓉,西府没了贾赦,贾敬也知道平时那几人的做派,只当是不肖子孙无法得祖宗庇佑,因此对今年的祭祖事宜格外重视,便是她也没什么插得上手的,只是张罗着到时祭完祖之后,族中女眷在府里的安顿即可。
除了祭祖大事,荣国府过年要打点的事情比宁国府还要多,贾滟也并不是那么想揽事做。
听尤氏那么说,贾滟也乐得清闲。
两人在祠堂后的会芳园里看梅花,会芳园和荣国府的花园只有一墙之隔。
贾滟顺着会芳园的爬山廊走上听风轩,就能在地势稍高的听风轩眺望荣国府,她看到夏堇的母亲带着几个小丫鬟在花园里莳花,小丫鬟们高兴起来,嘴里哼着时下流行的小曲儿。
小丫头们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尤氏站在贾滟身旁,跟她说起尤二姐和尤三姐。
尤二姐今年及笄,尤三姐过两年也要及笄了,她们早就到了该要说亲的时候。
“母亲带着两个妹妹到京都,希望我能为她们找个好人家。可她们又怎么知道我的难处?”
尤氏平日为人和善,对待下人也没什么架子,很能体谅别人。就是因为她和秦可卿都太能体谅别人,宁国府的奴才都不怕她们,不将她们放在眼里。
贾滟其实对尤氏挺有好感,她不像邢夫人那么喜欢挑事,只是生性太过柔顺,事事以贾珍为主而已。
尤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