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不能捞。
因为觉得贾府还能捞,所以贾滟对贾府的这些富二代富三代还挺有耐心,但绝不手软。
她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淡声说道:“你要是不听劝,我也不费口舌,明日我就将这事情告诉老太太,让她来好好跟你说道说道。”
王熙凤:“……”
又拿老太太来压她。
王熙凤不明白贾滟为什么非要小题大做,但她知道这些事情如果闹到了贾母那边去,就不会像是贾滟这样好说话。
在贾母看来,府里的仆妇们晚上喝酒聚赌这些事情,都容不得发生,要杜绝的。
她这个管家的人之前不仅用自己的梯己,还用官中发给大伙儿的月钱拿出去放债的事情被贾母知道,以后别说什么贾母会高看她疼她,怕是从此跟官中有关的事情,她都碰不得。
不能管家,不被重视,不能出风头,这是王熙凤的软肋。
王熙凤不服气,脸上却赔笑,“姑姑,别较真,我听你的劝还不行吗?”
贾滟听她服软,知道她口服心不服。
贾滟倒也没多发愁,只是看了王熙凤一眼,觉得一些法制教育还是迫在眉睫的。
贾滟:“明日我便下帖子请大理寺丞的夫人到咱们家做客。”
王熙凤:???
这跟请大理寺丞的夫人来做客有什么关系?
但是贾滟不想再在这件事情上多说些什么,她看了看时间,跟王熙凤说:“老太太差不多时间要摆饭了,我们一起过去?”
王熙凤想了想,贾母虽然不用自己立规矩在旁边伺候,可现在自己的婆母邢夫人也不能去服侍,姑姑王夫人又在宁国府协理庶务回不来,老太太的屋里只得几个小家伙和李纨,还是过去一下比较好。
与其生闷气,不如去跟老太太多亲近。
讨老人家欢心可比生闷气重要得多。
毕竟,这荣国府的事情要怎么做,有时就是老太太一句话的事情。
王熙凤和贾滟一同去荣国府同贾母一起用饭,用完饭贾母想起贾宝玉,有些担心地说道:“宝玉最近都跟着父亲在东府里吃饭,他从小挑剔惯的,心里又害怕父亲,如今跟着父亲一起,也不知他是否习惯。”
贾母动辄将宝玉挂在嘴边,贾滟早就已经习惯。
此时听老人家这么说,便笑道:“老太太且放宽心,宝玉在老太太跟前再怎么娇惯,在人前都是识礼数懂规矩的。再说,如今的小孩儿可比我们年幼时都强得多,宝玉跟着父亲,即便开始几日不习惯,后来也就好了。”
凡事都有适应的过程,贾政若果想整顿贾氏一族年轻子弟的风气,贾宝玉也是逃不掉的。
贾政本来就觉得贾宝玉骄纵太过,如今有了历练的机会,将他带在身边也是正常。
贾滟笑道:“老太太有时也须得放一放手。天下父母,嘴里再怎么骂自己的孩子不成器,心里也是心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