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缺陷(1 / 2)

十三年后,冥界。

三界内大部分的神佛尽关于此。

只见天庭众多神仙纷纷望向盘坐闭目凝神的唐玄奘观音等人。

忽然,被关押的所有人,看到唐玄奘脑后冒出金光。

不仅让众人为之侧目,同时还惊醒观音弥勒佛几人。

我等顶上三花都被无天摘去,导致元神俱丧,可三藏的头顶怎么竟会出现佛光。

观音面露惊色。

难道是参透了佛祖的偈语,重聚三花,汇成了元神。

身旁随伺龙女低声开口。

少顷,唐玄奘头顶佛光藏去,瞬间睁开双目,一脸欣喜对观音道

菩萨,我已经参透了佛祖的偈语。

观音闻言,脸上立刻出现一抹笑意

快说出来,大家一同参详。

唐玄奘无任何犹豫,虽然他心中一直深藏对如来的不忿。

但他更害怕无天等一众妖魔祸乱三界,导致众生蒙难。

佛偈中的众皆一心,唯我二心,与最后一句,乾坤清朗,二心归一。

两次用了二和一,二合一相加两次,就是魔头无天占领三界的时间。

当是三十三年。

弥勒佛听后,连连点头

有道理,这正是佛界传说中的定数,三藏,你继续说。

真性灵投释凡家,这一句话是说,佛并没有真正的圆寂,而是灵性转世投入凡人之家,化为佛祖转世。

总有一天,会回归净土,重掌灵山。

唐玄奘将领悟出来的答案,一一相告

唯子唯系,方解此厄,这一句是说只有一人可以解得此难。

是谁

子系两个字加起来乃是一个孙字。

观音立即明白

孙悟空。

正是。

唐玄奘点头。

不错,斗战胜佛勇猛刚烈,所向披靡,除了他,再无人能解我佛界大难。

观音先是恍悟,又稍显为难问道

不知悟空是否得知佛界遭劫

唐玄奘轻摇头

我佛界除了阿难迦叶两个败类之外,只有悟空一人没有遇难,可惜他远在东胜神洲,恐怕是无法知悉。

观音不禁轻叹

可惜我等元神尽丧,法力消失,否则的话,可以用传音之术告诉悟空。

忽然,她眸光微亮

三藏,你刚刚在参悟佛偈时,头顶出现佛光,你是否已经恢复元神。

一语惊醒梦中人,而唐玄奘之前只顾着佛偈,丝毫没有察觉自身的异样。

随他闭目调息后,连忙振奋道

菩萨,弟子确实已经恢复元神。

观音马上道

好,你快快调运法力用传音之法。

唐玄奘异常冷静道

可是目前我们身在冥界地府之中,这传音之法未必管用。

弥勒佛也反应过来

那该如何是好。

唐玄奘沉吟半响

我与悟空多年师徒之情,早已心灵相通,倒不妨以紧箍咒惊动他,只是不知是否能行。

众人一听,尽皆皱眉,毕竟孙悟空带着的紧箍咒,早在取经功成,就被摘下,也不知道能否行得通。

最后,所有神佛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引导出身体残留的法力,汇聚到唐玄奘身上,助

他一臂之力。

果然,还是师傅了解徒弟,知道孙悟空之前金箍戴久了,如今依旧身受影响。

远在东胜神洲花果山水帘洞,闭目休憩的孙悟空,本在家中坐,咒从冥界来。

紧箍咒早已摘了三百年,但依旧似有所感,直接疼得满地打滚。

此时,灵山上杨蛟嘴角微勾,自从他登临此界顶峰,无人能敌后,于三界内全知全能,再无任何东西,能逃过自身的一双法眼。

并且,在熟知剧情的情况下,就连如来也不知道,就算有着佛界至宝金莲在手。

他的一举一动尽在自己的监控之中。

现在只不过是由于自己虽有天命,但依旧杀不了天眷在身的如来。

所以,才一直按兵不动,打算最后一并清算,一个遭遇魔头,未战先降,弃无数佛子佛孙于不顾的佛祖,还有何面目存活在世上。

杨蛟眸中寒光一闪,先是切断唐玄奘和孙悟空的联系,眨眼间来到冥界地府。

无天,你来作甚。

观音立刻站了出来。

杨蛟望向因为自己切断唐、孙两人联系,从而导致遭受重创的唐玄奘。

又瞥眼天庭众神中赫然少了一位人的身影,知道因为哪吒是莲花化身,所以他无魂无魄,所以早就逃出地府。

但杨蛟丝毫不在意,轻声道

三界众生大多数的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如今我筑山川美景,筑日月星河,愿世间万灵能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