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盘庚迁殷(下)(2 / 3)

的小国。

可以遇见,若是给癸雪生一年半载的整合,山西一定会出现一个割据性质的中央集权邦国,这样的国度所能爆发的韧性与战斗力,绝对不是零散的鲜虞氏与上危氏能面对的。

所以鲜虞小猪很无奈,他很想学,但因为他的身份与势力,并不能支撑这样的野心。

除非他转过头回去,将邛方给兼并了。

但这不可能。

邛方只能作为他的助臂,不能成为他的一部分,他要是敢动手,转头他就得跟有癸氏一样,被辛屈直接剔除商盟成员身份,然后重拳就砸下来了。

最后惊惶的还是王子轭。

三家就他势力最弱,身份最尊贵,有癸氏的建制后果,他也门清。

所以他担心燕国会趁势入局,那到时候他就真的只能当燕国册封的上危氏了。

而没有机会,拿回属于土王的位置。

怎么办?

惶惶不安的情绪溢散,妟淮察觉了他的表现,撇撇嘴说:“你放心,这个所谓的虞国,并不会得到燕国的认可。

战争还会继续。

现在要考虑的,还是不让癸雪生完成对国家制度的建构。”

“要怎么做?”王子轭急切想要知道答案。

“打。”鲜虞小猪吐出一口浊气,“既然他划建国,就要划定疆界。不管接下来疆界内外的人如何选,我们要做的就是劫掠他们的人口,并且逐渐晚上自己的疆界与城防,最终发动兼并。

这一场……燕国会参与的,对吧。”

鲜虞小猪看着妟淮。

他微微皱眉说:“我只能保证我的封邑会出兵。

剩下的,还得发函问询司马府的安排。

总之,一个月内肯定会有回答,而在这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南边建制的癸雪生一个教训。

让他的国家不能快速建构。”

“也罢,那就开始安排吧。”

有了方向,剩下的就是动手了。

只是联军并没有真正联合进攻,而是各自选了一个方向开始攻打虞国。

虞国建制的消息,也如飞鸽展翅,快速传遍四方。

殷地。

从黎邑返回的子旬,得知了虞国的事情,他只是愣了一下,但很快微微摇头:“癸雪生,一个聪明人,可是聪明人,为什么要去做愚蠢的事情呢?

国家的建构,没有那么容易。

战争固然能催化这个进程,但前提是——你得胜利。

失败,这个国家就崩溃了。

不是谁都跟辛屈一样的。

辛屈,好运的赌徒,或者应该叫做狡猾的商贾。

燕国的建立,是胜利的支撑,更是他这个赌徒的心黑手辣与商贾敏锐的布置。

自我诞生之日,纵观历朝历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在一路胜利之后,选择收缩与消化。

唯有辛屈,做到了。

所以燕国成了。”

像是自言自语,但更像是解释的话落在边上帮着批阅文书的子颂耳里,让子颂也是一愣:“所以,燕国的建立,是必然的?”

“不,燕国不是这个时代该有的产物,只是被辛屈这个家伙,提前引导诞生在北平。”子旬冷哼一声,“自他伊始,中原大地上,第一次有了国与朝的概念。

国脱胎于方,却超过了方。

它需要血缘共祖,但它的包容度更高,更加公平。哪怕是奴隶,也能在国家的体系之中,寻找到跃升的机会。

用王权、教权、礼法、律令这些概念,取代方国之中的血脉枷锁,成为能容纳更多势力的肌体,进而爆发更强的力量。

昔陶唐、有虞、夏后、大邑商、燕国,都是这个概念的集合。

辛屈称之为广域王权。

朝,就四句话: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一切已知皆臣服,要么是自己的直辖,要么是藩部,要么就是朝贡。

一切未知皆向往,海外知沧溟那头有天帝之子,海内知昆岗之下有万王之王。

辛屈称之为天下共主。

所以,他的野心,昭然若揭。

我们与他,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却也会在这条路的尽头碰撞。”

说罢,子旬揉了揉眉心,随手甩给子颂一卷竹简。

子颂惊得抓住飞来的竹简,然后打开一看,眼瞳一缩:“黄帝历,始元元年(燕十年),正月。

这是……”

“商盟黄历,辛屈已经开始对天下共主这个概念进行触及了。

燕国,终有一日,会被他升格为大朝,一朝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古往今来。

而这一切的根基,用的是一个个共同概念而建构。

十二月黄历,将取代我们的历法,用来指导世人的生产生活。

还记得半个月前的帛书吗?

那就是他们历法的预测,河南的混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