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换房路上的拦路虎(2 / 3)

们开门店,是要在内部与兄弟单位进行住房协调的,也就是以公对公的方式换房,但房屋调整委员会那边很忙,也一直都没找到房子。

花市那边的工厂意见很大,压力来到我们这边,去你们家看房也是被逼无奈。”

“理解,都是为了工作。”唐植桐在旁边点头附和,房屋调整委员会也叫换房办公室,唐植桐不陌生,这个单位在每个单位都留了表格,谁想换房都能过去登记,不过大部分登记后都没了下文,毕竟他们人手也有限,面对众多需求,哪有那么多时间去一一比对?

“按照单位换房联合办公室的规定,换房的原则是‘地点适当,基本等量’,房屋调整委员会换房也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换房的初衷是解决四九城职工上班路远、办公和宿舍用房分散的问题,再加上今年汽油紧张,公共汽车车次减少,职工上下班交通愈发困难,我相信换房办公室那边不会卡着不放。

我准备照这个方向试试。”孟庆丰说的很坦诚,也很含蓄。

唐植桐头一次听说有单位换房联合办公室这种单位,但他和小王同学都听明白了孟庆丰的意思。

“地点适当”就是里面有弹性,孟庆丰想忽略地点带来的影响,尽量往“等量”上面靠。

小两口对视一眼,用眼神做了交换,困难是有的,但不能拿着困难当借口,于是唐植桐开口问道:“孟大哥,这样做不好吧?就跟我们占了公家便宜似的。”

“也不能这么说,你们答应换房也是支持我们公司和街道的工作嘛!”孟庆丰忽略地皮价格,一味的强调唐家的付出。

“支持你们工作,也是为了方便群众,保不齐我们还能留个发扬风格的名声。

大石作胡同这边的地价是多少钱,您清楚吗?

要是相差太大,那我们不仅不会有发扬风格的名声,估计还会被按上占公家便宜的帽子。”

现在敢明目张胆占公家便宜的人还不多,唐植桐不想因小失大。

“这个……”对上唐植桐求知的眼神,孟庆丰擦把汗,最终还是说了出来:“根据57年房地产评价委员会评定的标准房地价里面,大石作胡同属于四级,每亩地大概2660块钱。”

“得,光地皮差价就千把块钱呢,让咱妈知道这个价,她肯定不乐意换。”唐植桐一听这个价,立马苦笑着跟小王同学说道。

唐家的院子占地大概300平米,也就是四分半地,用四级地的地价减去十三级地的地价,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亩地的差价。

这钱已经不是小钱了,但唐植桐不后悔拒绝孟庆丰免费置换的提议,比起自己的光明前途来,这差价得按规矩补上。

“不到一千,你家那块现在每亩地的地价得六百多,满打满算,也就900块钱差价。你钱不凑手,我帮你先垫上一半!

实不相瞒,有不少职工都惦记着这边搬出去后能拿来当单位宿舍分,对于换房,大家意见还是很大的,为了换房子,我在单位没少费口舌。

如果你就这么不换了,可就把我撂半道上了。”

孟庆丰再提开口借给唐植桐钱,生怕他不换房,自己费了这么大事,好不容易力排众议,开会通过了拿这两套院子中的一套进行置换,如果唐植桐反悔,自己不光捞不着人情,在单位的威信也没了。

“孟大哥,您放心,我绝对不会掉链子。我就这么一说,我们合计合计还差多少钱。”唐植桐从口袋里掏出烟,散给孟庆丰一颗,给他点上,然后走出两步,跟小王同学凑一块商量。

“钱上面应该差不多,咱俩有400,我再跟叶主任开口借一点。”

小王同学没少听丈夫那套学区房理论,本身也是快当妈的人,小王同学自然是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条件,而且这事叶主任也支持,不过千把块钱确实多了点,她拿不太准母亲那边还有多少存款。

“我估摸着你婆婆那得有个二百块钱,剩下的我再凑凑就差不多了,关键是回去怎么跟咱妈说。”唐植桐此刻有些头疼。

两人的存款,加上前阵子卖鸡的二百来块钱,明面上统共就只有这些家底,自己空间里倒是还有不少,可怎么合理的拿出来呢?

小王同学沉默不语,回去怎么说?她也没有主意。

唐植桐很苦恼:“算了,回去再说吧。”

“孟大哥,差价确实大了点,我们今天回去跟我妈好好商量一下。

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就是大石作胡同这套宅子了,我很中意这套宅子。

关于差价的事情,明天我去找您面谈,可以吧?”

唐植桐决定暂时把苦恼扔在一旁,先把孟庆丰打发走再说。

唐植桐喜欢这套宅子,位置太好了,如果错过,以后还真不一定有机会买到,更何况孟庆丰都把话说到这份上,如果半途而废,两人以后就跟反目成仇差不多了。

“行,那我在单位等着老弟。”孟庆丰听后松了一口气,答应换就成,至于垫钱的事情,他没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