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832差别(2 / 3)

易把控车。

唐植桐捞起车把之间的畔带往自己脖子上一放,两手抓稳车把,下盘扎稳,双腿和胳膊一起发力将独轮车抬了起来。

余英啥话都没说,默默地走到车前,把车前的拉绳往自己肩上一放,上身前倾,卖力的往前拉。

虽然木轮的独轮车不太好推,但有余英的帮忙,唐植桐还是轻快了许多。

一路沉默,待来到麦场,这边除了几个抬着筐的小不点,筐里是他们今天上午的劳动成果——碎麦穗,还有忙着卸麦捆、解麦捆的社员。

麦捆是用草绳捆起来的,草绳的数量有限,在麦收的时候得循环利用。

“老乡,辛苦了。”唐植桐见麦场被社员打理的井井有条,也就熄了自己另起一堆的心思,在这停好车子,就地卸货。

社员见唐植桐很好说话的样子,又穿着四个口袋的衣服,于是在接过麦捆的时候,悄悄问了一句:“领导,咱这都成农场了,怎么不见有收割机过来”

“收割机”唐植桐一愣,机械的名字从一个满口黄牙的社员嘴里蹦出来,多少有些不太搭调,他是从哪儿听说来的

“对,收割机!”满口黄牙的社员抬手向西一指,满脸期待的问道:“人家南郊农场、团河农场、红星人民公社已经实现了农业四化,天旱有水,收麦有收割机。现在这边也成了农场,应该也快了吧”

(图为1959年红星人民公社天恩大队正收割小麦)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唐植桐挠挠头,所谓农业四化指的是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高产化。

社员说的这几个农场、公社,唐植桐都有所耳闻,其中南苑农场的来头最大,其他几个也肩负着不同使命,人家起步早、位置高,能初步实现农业四化很正常,可这个农场……

“哦。”社员听了唐植桐的回答,有些失望,隔壁红星公社不光产量多,社员的生活水平也高,干活都不穿带补丁的衣服呢,而自己这边不干活都得穿补丁裤,什么时候才能过上那样的日子

唐植桐看到社员失望,在心里叹了口气,与其说社员期盼收割机,不如说社员对美好生活有着憧憬和期盼。

追求美好生活是本能,但实现过程中牵扯到的问题有很多,尤其是在资源配置和发展水平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再往深了想,就是三大差别,但三大差别没有那么容易消除,莫说是现在,就是几十年后,依旧有人挥舞着镰刀割麦。

恐怕这边社员的期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实现。

唐植桐把麦捆全都卸下来,拿上草绳,把独轮车的绳子收拾一下,推着车,和余英一起往回走。

“小余啊,下午干活不用那么拼,还是要注意身体的。”回去的路上,唐植桐好心的提醒余英,余英这姑娘干活太拼了,一早上的功夫,愣是套了割麦第二名的职工两圈!

“额没事,额吃得消。”余英朝唐植桐笑笑,没当回事。

“……”唐植桐能看出余英说的是真心话,但落在她后面的大部分都是男人,你一个姑娘这么有能力,显得我们这帮职工有点废柴啊!

这种话不好直接诉之于口,既然余英听不懂,那就听不懂吧,总不能打击青年人的积极性。

等回到临时驻地的时候,众人已经开饭,早饭跟社员一样,都是蒸馒头。

曲毅和几位市局的女同志忙活了一早上,大锅上的蒸屉就没断过,哪怕是现在,还有一口大锅上摞着八层蒸屉。

其他两口大锅正烧着开水,一开锅,就用水桶转移到旁边的水缸中,刚才第一批喝到嘴里的人喝的是凉白开,后面的人喝到的是热水,现在再过去喝就成了开水。

唐植桐也渴,但开水明显无法入喉,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好直接作弊,所以井水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临时驻地唯一的一口水缸已经用来盛放开水,汲上水来只能将水暂存在水桶里。

唐植桐撩着水洗了洗手,又搓了搓脸,才回到自己的“床位”旁拿饭盒。

等回来的时候,已经有几个初中生围着那桶水痛饮。

“慢点喝,小心喝太快凉到肚子。”看着这帮半大小子,唐植桐想到了凤珍,也不知道妹妹今儿会去哪边公社劳动,会不会跟这帮小子一样累。

“谢谢叔叔。”几个半大小子干了一上午农活,此刻已经累的不想动了,所以才在看到唐植桐汲上水后过来分一杯羹。

“嘿,小嘴真甜。吃完饭稍微溜达溜达,别躺着,躺着只会让肌肉更疼。”听到被叫做“叔叔”,唐植桐没有生气,在这一点上,男性仿佛与女性不同,女性是生怕别人把自己喊老,男性则不然,更乐意当别人的爸爸,这一点在骂人的时候最明显,比如海柱法师那句耳熟能详的国骂,就差说“我是你野爹”了。

看在小伙子有礼貌的份上,唐植桐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心提醒了一句。

初生牛犊不怕虎,今儿早上有好几个小伙子推着车小跑着送麦捆,回来后还嫌弃麦子割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