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802落网(2 / 3)

说收获有限,并没有抓到人,但在某个修车铺发现了嫌疑人的自行车。

随着车铺交代这是有人上午急用钱出售的后,市局这边直捂额头,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姓秦的工作关系在四九城,粮食关系也在四九城,他能去哪呢?

有人忙着分析嫌疑人在外地的人际关系,武爱军则拿着照片去了火车站售票窗口。

售票窗口有好几个,又是两班倒,而且不确定嫌疑人有没有买过票、什么时候买的票,所以武爱军只能挨个问。

正在上班的还好说,无非是暂停售票,看着照片就能确认,已经下班的就得上门做调查了。

武爱军这一跑就跑到了晚上,正当他打算将四九城代售点也跑个遍的时候,终于有在家休息的售票员确认自己见过嫌疑人,并说出了他买的车票信息。

案子一下子就有了方向。

武爱军还特意问了一下嫌疑人拿的什么单位开具的证明信,有了这条信息,去售票口蹲守又多了条线索,甚至不用看脸,只要是落款是冶金所的,可以直接摁住问话。

也多亏了眼下出行必须出示介绍信,当然,工作人员偶尔也不问,但市局办案会提前打招呼,就方便甄别了。

武爱军回到市局,将这一重要线索向专案组汇报,专案组立马安排人去买最近一班开往津门的车票,于此同时又跟铁路部门确定了嫌疑人所乘坐车次到达终点的站点和时间,并要到了电话。

这一通长途足足打了半个多小时,通过最原始的人找人方式找到了列车长和嫌疑人所在车厢的列车员。

市局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嫌疑人有没有中途下车、有没有补票至其他站点。

有没有补票很好理解,无非是路过票面上的终点不下车,补一下后面旅途的车票差价。

中途下车也是这个年代常见的一种操作,车票票面会卡有“三日内有效”的印章。

这个“三日内”有效并非从发车日期起计算,后面三天内都可以乘坐开往某某地的意思,而是上车后可以中途下车,并凭借此车票在三日内免购车票再乘坐其他车次抵达目的地。

当然,重新上车可能就没座了。

对于市局的问话,列车员给出了很肯定的回复:“我对这个人有印象,他上车后有些急躁,隔上三五分钟看一次手表,问了我三遍火车什么时候到津门。”

列车员之所以印象这么深,除了姓秦的表现异于他人外,还因为他把自己问烦了,自己发了一通火,但这些她都没有跟市局说。

市局这边不关心她的工作态度,在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后,感谢一通挂了电话。

接下来就是案情分析,嫌疑人要么去津门投靠一个市局还不掌握的朋友,要么是将津门当成了中转站。

大家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津门也是一个交通枢纽,乘坐火车可北上东三省,也能南下至泉城、徐州、上海,甚至更南端。

而且津门还有海运,乘坐轮船亦可北上南下。

好消息是嫌疑人没有办理护照,买不了去港澳、国外的票,坏消息是津门面积不小,专案组就这几个人根本不够用。

这时,公安最高部门介入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电话连夜摇人,让津门那边配合四九城专案组工作。

这边刚挂了电话,车票就买回来了,专案组甚至没有来得及商量如何开展工作,就点兵点将拎着吃饭的家伙连夜赶向津门。

从四九城到津门并不远,一百公里冒头。

这要是有高铁的话,半个小时就能到,但眼下车头烧煤冒白烟,耗费了两个多小时才抵达。

因为情况特殊,几人这次临时出差拿着介绍信买了卧铺票,上了车跟列车长出示了证件,协调了一个隔断。

专案组的很多同志忙活了一天,晚饭都没来得及吃,麻烦列车长给安排上面条,这边就开始悄声讨论起行动方案。

其他隔断的旅客都在呼呼大睡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身边会有一群废寝忘食、哈欠连天的公安同志在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而通宵达旦。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达成一致方案后,众人狼吞虎咽了一碗面条才终于有机会躺在卧铺上眯一会,不过为了避免错过下车时间,武爱军主动放弃了睡觉,承担起了人形闹钟的功能。

为了避免打瞌睡,武爱军从隔断出来,站在隔断门外,伸个懒腰,掐自己一把,最终实在没忍住,点上了一颗烟。

他不敢去车厢连接的过道抽烟,因为这次出来,大家都带着家伙。

虽然有人敢偷上门的概率极低,但他不敢赌。

好在眼下没有什么禁烟区,别人也睡得香,没人站出来管武爱军。

大概个把小时后,武爱军抽完第三颗烟,火车终于减速进站。

武爱军将几个同事叫起来收拾东西。

凌晨一点的津门静悄悄、黑漆漆,火车站出站口这边有几盏散发着昏昏暗暗灯光的灯泡勉力照亮旅客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