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公孙康(3 / 3)

争的复杂。

公孙康与公孙渊的故事,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生存与权力的深刻思考,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

无论是顺应时局的公孙康,还是敢于反抗的公孙渊,他们的选择都在历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公孙康是公孙度的长子,他的弟弟是公孙恭。在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父亲的野心,继续在辽东当他的土皇帝。虽然相比父亲,他的手段还有所欠缺。

成年后,公孙康进入仕途,担任辽东属国人代理襄平县令。公孙昭征召他担任伍长,用来羞辱小吏出身的公孙度。

然而,后来公孙度成为辽东太守后,第一个被他开刀的人就是他,他被乱棒打死在襄平的闹市。

从此,他开始南征北战,征服了周围的小国,成为辽东和周围地区的实际掌权人。他的出行服饰和天子相似。

后来,父亲去世,公孙康继承了父亲的职位,但他的野心仍在继续。他想要完成父亲未能完成的“称帝”,但他的计划被当时已经成为气候的曹操所压制。

在官渡之战后,曹操击败了袁潭,张辽也顺势击败了柳毅,这让公孙康失去了父亲经营多年的东莱州县,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后来,曹操远征邺城,守备空虚,于是公孙康想发兵征讨邺城,征求手下的意见。大部分人都同意,只有一个叫梁茂的人说。

曹操率领的是正义之师,他的功劳和德行都很突出。如果他不来找你麻烦,那就已经是万幸了。

经过一番嘴遁,公孙康被说服了。在白狼山之战中,曹操大破乌桓和袁尚的军队,袁尚逃到辽东,希望得到公孙康的庇护,最好是取代他。

但曹操已经写信让他送来袁尚和袁熙的人头。此时,公孙康也有些害怕曹操来找他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