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称帝,建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史称东吴。
三国时期,虽然主要是魏、蜀、吴之间的较量。然而实际上,公孙渊依然存在于魏蜀吴三国之外。
公孙渊是辽东太守沃伦公孙度的孙子,公孙康左将军的儿子。公孙康去世时,由于他的儿子特鲁姆普、公孙渊还年轻,大家都青睐他的弟弟公孙恭担任辽东太守。
对于公孙渊的祖父公孙度来说,早在董卓篡夺东汉朝廷大权时,公孙度就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和平州牧。
然后东攻高句丽,西攻乌环,南攻辽东半岛,隔海进攻胶东半岛北部的东莱郡。成为汉末英雄之一。
公孙渊即位后,先是拜曹魏为臣,后又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那么,问题来了,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
首先,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强行取代了叔叔公孙恭的位置。魏明帝曹睿不顾刘烨劝告,拜公孙渊为杨烈将军、辽东总督。
结果在公元228年,公孙渊名义上投降了曹魏,或者可以说是曹魏的附庸。然而,公孙渊并不满足于成为魏国的附庸。
他掌权后,开始与吴国往来。太和七年(233年),公孙渊以吴为外应,欲称臣。孙权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
东吴丞相顾雍、吴助将张昭等人都劝孙权,认为公孙渊必败,所以反对孙武拥护公孙渊。
不过,张昭等人的见识并没有被孙权采纳。对于固执的孙权,他派张弥、徐衍等带着金玉宝物,要封公孙渊为燕王。
公孙渊没想到孙权会这么看重他,以为东吴远,曹魏近,害怕曹魏讨伐,又觊觎东吴送来的财宝。
在此背景下,公孙渊做出一些选择后,诱使吴使斩首,将其首级献给了魏明帝曹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