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面试出题,以及这次科举考题一事,与诸位老夫子经常商讨到深夜,所以我就没去打扰他。”
“而杨了媛家中背景,舅舅是鸿胪寺丞宋道已,父亲是文乡爵杨慕和,从前也是国子监司业,与我搭档,但后来辞了官回了老家,前些个月带着女儿回了京城,用了手上名额,让他女儿入了国子监。”
就在荀旷说话的时候,荀旷跟前纁夏她们搬了桌椅过来,更送了吃食上来。
荀旷倒也不客气,恭敬朝着苏长安作揖后,看着皇后娘娘。
苏长安吃了口包子,若有所思看着荀旷。
四目对视。
荀旷有些心虚的低下头。
苏长安问:“这事儿,你应该能摆平啊,用得着找我?是要我找宋道己,跟杨慕和聊聊?”
说话时,苏长安看着荀旷。
荀旷作揖:“娘娘,并非是我不能继续去调查,而是臣,不能继续调查了啊。”
荀旷看着苏长安继续说:“之前臣判断出肖安生是被冤枉,调解两人误会一事,在学生中已经传开,结果这后来肖安生主动提出道歉,承认自己就是看了杨了媛。之后臣更是压着所有人,保下肖安生,让他住在我的住处内,这就更引起了许多学子不满,不少人说出,我就是故意偏袒寒门出身以及贫寒学子的,并且还说臣所负责期刊内,也是从来只考虑这两类学子,根本不让那些出身不错的官宦子弟或是商贾子弟参与其中。收稿子也是极少收他们的。”
说到这儿,荀旷谢过放下小米枣粥的香菱后,接着说:“而且,娘娘,其实臣已经被弹劾了,就说是国子监内,我对这寒门,苦寒出身学子更为关心,有好事儿呢,从来就考虑他们,压根不考虑那些身世不错的学子。再加上这次肖安生的事情发生后,不知道从何处传出的谣言,说是面试一事,是有一个名单的,上面有十几人,是老师,我以及国子监内一些夫子先生挑选过的人,去面试一下那就是走走过场,可直接笔式,而肖安生就是其中一个。”
“不在名单上的呢,就要一个个按部就班的面试,笔式。说这十几个人就是内定的了,十分不公平。饶是我出面解释过从未有此事,但也闹得厉害。”
荀旷抿抿嘴唇:“所以.您看,这事儿越闹越大了都,那部分的学子们已然不听我管教。这找老师吧.老师早些年就被弹劾了,而且老师更是明着就撂出去话了人家没钱,我多照顾照顾怎么了,你们一帮子有钱人还要我照顾?你们吃不上饭啊。』就这话,还是指着好些个御史大人说的,所以老师最近太忙,现在还不知道这事情,我想着也不好让他知道。”
一边说着,荀旷一边小心翼翼看着苏长安。
不过看到皇后娘娘嘴角上扬,就这么看着自己。
荀旷心里咯噔一下,立马作揖:“娘娘,臣可不是想着让您怎么着,这不事情到这一步,若只是御史们弹劾我啊什么的,那没啥事儿,但学子们现在开始闹起来了。”
苏长安喝着粥看荀旷。
事情大概心里有了数。
学子之中拉帮结派,本就正常,无法避免,也没法子避免。
但这次.
或许是科举将近的压力,也或许是被人蛊惑,再或者本就有这个心思。
摆明了就是彻底挑起了矛盾。
而且
指向的是这次科举改革?
荀旷也并非是这件事管不了,而是朝着更严重的地方发展了。
毕竟牧序真实打算,跟夏凤翔还有苏长安提起过。
去除举荐】制度!
贵门学子参加科举,考不了,马上被家中有门路的人举荐一下,从容为官。
但贫寒出身学子只能参加科举,运气好攀附权贵,被举荐了,但品行也出了问题,敷衍趋势。
明明可被举荐,却要抢科举榜上名额。
而且举荐举荐,举荐之后便是那举荐之人的马前卒。
党羽从何而来。
便在此!
那一夜,牧序与夏凤翔,苏长安说这事情的时候,情绪亢奋。
夏凤翔并未说什么,只是点了头后让牧序先回去。
但在之后,夏凤翔一直站在牧序身后改革科举考试方式这些。
而牧序那边,理所当然的也受到了诸多阻拦,先前不少人一同在国子监给牧序谏言,举荐之人可不必面试,但被牧序直接否定。
那事儿还闹到了朝会之上,不过夏凤翔一句,科举之事,牧序全盘负责就给压下去了。
这样想着,苏长安看着荀旷:“肖安生,确定是因为天生斜眼,才看那个杨了媛的?”
荀旷连忙作揖,并且从怀中掏出奏摺:“臣当时请了太医署王太医帮忙看过,确实是天生斜眼,而且也询问了当时在场许多学生,并且在私下观察了肖安生,他在正常看东西时,从一侧看过去,他的目光就像是在偷看一旁,此事,臣也找了其他先生夫子查证。”
陆才接过奏摺后,转身送到苏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