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狗血淋漓,却非常卖座(5 / 6)

择日走红 宋不留春 13150 字 1个月前

“反正我也劝不动你,你自己想吧,如果你觉得这样一个有希望帮你拿主流奖项的戏都不接的话,以后我也不知道怎么帮你接戏了。”周平安说,“我等你两天时间,你确定不接的话,我就把这个剧本给别人。”

蒙粒:“你激将呢?”

周平安看着蒙粒,点头,“对。”

蒙粒皱起眉。

-

11月7日,周五。

《捕蝇纸》在全球同步上映。

这部密室+黑色幽默的犯罪片,前期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各种宣传,而且,是非常好莱坞式的宣传,访谈节目、放映活动、大曝光率活动——

这样一种全球同步上映的电影,宣传方式也必须采取最能大而泛之的方式。

比如,虽然主创是去韩国做宣传,但在韩国的宣传内容,也能辐射韩国之外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说只有好莱坞能够推出全球巨星。

很大程度上,巨星制造仰赖的是全球发行和宣传能力。

用颜良主演有一个好处,他有一部《老友记》,大家对他的脸还是熟悉的,就算没有看过这部剧,也看到过他的形象,形象不陌生。

而这部电影里,除了他,还有阿尔内·博古特这位好莱坞小生,以及斯卡蒂·塔夫脱这位曾获得过奥斯卡提名的现烂片之王——

这两个人的名字,让电影非常具有“国际”特征,这是《捕蝇纸》这部电影在韩国、日本等非常“偏爱”好莱坞电影的市场,获得影院支持的重要条件。

而坦尼亚·贝利这位获得过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的德国女演员,又是演技保证,是给电影“提质”的。

加上泰国“当红一姐”彩娜,一众演员组成的“全明星阵容”,让《捕蝇纸》在11月这个稍微冷淡一点的档期,明明是低成本制作,却有了大片的架势。

《捕蝇纸》在中国首日票房2400万,首周末一共获得7500万的票房,略低于预期,但也在射程范围内。

就像陆严河一直强调的,《捕蝇纸》这个题材类型,在中国市场,票房天花板比较低。

这种类型片,不可能获得特别高的票房。但是,只要口碑不错,慢慢发酵,后续走势不拉垮,一般还是能够拿到3-5亿票房的。

而《捕蝇纸》的票房,主要看全球。

像这样在单个市场票房上限较低的类型电影,就需要靠多个市场来收割票房。

在北美,《捕蝇纸》首周末票房1320万美元。

在英国,首周末票房210万美元。

在德国,这个数字是110万美元。

乍一看上去,这部电影似乎在每一个市场的票房成绩都不算出色。

很多媒体没有等汇总成绩出来,已经开始“唱衰”,说陆严河的票房神话崩了。

但是,这个时候,灵河却发布了一条喜报:

《捕蝇纸》在全球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一共有13个市场首周末票房突破百万美元。

随后,票房统计一出来,《捕蝇纸》全球首周末票房成绩竟然开出了3820万美元的成绩。

北美那边的媒体可不跟你玩“抛开成本谈票房”那一套。

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只有1000万美元,不算宣发,这部电影光靠全球首周末票房就开始盈利了,这样的电影还不叫成功?

陆严河则做了一件事。

他把《捕蝇纸》在全球八个电影评分网站的开分数字做了一张截图,在自己的各个社交平台发了出去:

——登台唱戏,赚的就是吆喝!电影才刚开始上映,终点在哪,走着瞧!

张扬,甚至是张狂。

然而,《捕蝇纸》清一色的好评,实打实地撑起了陆严河的张狂。

这部风格自成一派的电影,在观众们口口相传的口碑之下,跌势非常夸张,在北美,甚至保持在个位数。

而在中国——陆严河和颜良的大本营,更是稳住了票房走势。虽然首周末票房成绩不佳,然而,直到这个时候,国内的宣传才开始单独发力——

李治百让人拍了一段自己模仿颜良在《捕蝇纸》里的搞笑片段,发到社交平台上。

《捕蝇纸》的各大主演,轮番一篇专访文章,一天一热搜,讲他们的光影故事,用演员经历吸引观众——

打的就是“烂片之王靠《捕蝇纸》实现咸鱼翻身”“文艺片影后靠《捕蝇纸》终被全世界看见”“泰国电影一姐靠《捕蝇纸》冲向世界”等slogan。

恰好,也是观众们最喜欢看的故事。

于是,《捕蝇纸》在中国的票房,走势非常稳健。

等上映两周之后,日票房仍然保持在1500万元以上,总票房已经突破3.7亿人民币。

没有一天日票房超过4000万,但是,总票房却已经超过了同期上映的电影。

相比之下,《捕蝇纸》在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