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下二十分钟,接下来,我就说一下我们接下来要做的课题。”
“课题?这么快?”马丁原本有些混乱的脑子一下子清醒了。“诺亚,虽然我对我们很有信心,但是现在还是太早了,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够多,现在的任何想法,等我们过一段时间再看,都会觉得简陋的,等于是平白浪费时间。”
诺亚笑着说道:“马丁,我知道,我理解,不过你不妨先听听看好了,艾娃是信息分析师,她因为一些机缘巧合,对课题合作有了不少的研究,其中有不少方案,都是她思考之后,认为适合我们的。”
“艾娃,你说说看吧。”
艾娃起身,坐直在沙发上,迎着几个人的目光,伸出了一根手指。
“首先……”
艾娃刚开始说话,就听见了“哔”的声音。
马丁看过去,是诺亚。
诺亚正在操控着ai,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录制。
诺亚耸了耸肩:“课题嘛,自然是要记录整个过程,这样如果后续真的出现了学术纠纷,这也是我们的证据。”
马丁挠了挠头:“应该不会吧,我们这些人里面……”
诺亚笑着说道:“我说的不是你们,是其他人,他们万一从某些地方或者某些途径听到了我们的想法呢,毕竟在这里,到处是摄像头监视器。”
马丁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
艾娃等诺亚解释完,于是继续说道:
“首先,课题申请的流程你们应该都知道,申报没有门槛,但是光是立项会刷掉七成,找到合适的指导老师就不容易。”
“就算是立项了,想要拿到名次也是难上加难。”
“我看了最近几年立项的课题研究以及最后的获奖情况,我发现一个问题,凡是和ai管理有关的课题,通过率都会高很多。”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课题尽可能的往这个方向上靠。因为我们是新生,初级阶段的课题要求不高,基本等于没有,做失败很正常,但是要是做成功了,出彩很简单。”
“我们的团队配置是,是机械组装师,信息分析师,格斗家,药剂师和心理干预师,所以最适合我们的,我认为是警戒方面。”
“我看了相关的信息,目前ai因为最初的设定,所以监视区域往往都是以证据为主,这是一片蓝海,我们的设计立项,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