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去做正确的事(2 / 2)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3267 字 2024-04-21

看着眼前薄薄的一本小册子,李端懿微微叹息,河西难道就靠这里面的寥寥几语便能壮大若斯

他不信

可当他翻开之细读之后,整个人便慢慢的融入其中,书册上不是复杂繁琐的文言,而是几乎类似于百姓寻常口语的大白话,可就是这些大白话让他发现了另一片天地,一片他觉得人世间本该如此,也更为纯粹的天地。

在耐心读完第一遍后他仿佛抓住了一些东西,但又不真切,于是便又坐在椅子上读了第二遍,第三遍,直到第五遍才忍不住叫道“中兴所求者,“大同”也你们是叶侯的人”

张方平在短暂的惊诧后哈哈大笑“我们不是谁的人,也不向着谁我们只是认同叶侯的信念儒学之大道何在”

李端懿想也不想便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当他下意识的背出大道之行也之后,整个人便愣住了,而张方平却在边上点头道“是啊儒学大道所求者正是大同此乃“仁”之极致,“爱”之归途也叶侯之学看上去简单如乡间俚语,却是讲清楚了咱们文人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天下学说几何真正能俯下身子去为百姓着想的又有几何这煌煌中华,泱泱大夏可曾出现过大同”

今日张方平给了李端懿太多的震惊,再次回过神来的他不禁皱眉道“汉家儒学千年,可曾有过大同为何你就笃定他叶安的学问就能达到大同”

“我从来没认为叶侯的学问能达到大同”

张方平的这句话给李端懿整不会了,狐疑的看向他道“那你为何”

不等他说完,张方平便笑道“大同之世太难,也久,叶侯的路也不一定是对的,但可能是当下最接近大道,故我愿踏上这条路。”

说完又看向继续思考的李端懿,意味深长道“我辈文人所追求的也不正是如此吗就算这条路不对,那也比走上一眼可看到头的路要好啊至少河西百姓,政府要比国朝强的太多”

该说的都说了,张方平也走了,只留下李端懿一人坐在原地愣神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