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祖宗之法”(2 / 2)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3639 字 2024-04-21

,便立刻重用,而现在刘娥也把他作为心腹之臣,在真宗皇帝大行之后便一直委以重任。

这在朝臣们看来却是实打实的宠臣,原本真宗皇帝在的时候还好写,但现在却走上了两府之重的枢密使之位,这是朝臣们万万接受不了的。

从始至终张耆都是武将,并未有过文资,而枢密院虽为武职,但却一直都是掌握在文臣手中限制武将的所在。

以文御武乃是国策,重文轻武也是“祖宗之法”,一旦张耆成为枢密使,这便是影响国朝的大事。

开了这个先例,便会对大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进行动摇,这是文臣最为接受不了的,而晏殊此时站出来反对刘娥,自然也让刘娥心中不满。

谁不希望任用自己的心腹之臣作为“看家护院”的存在

刘娥临朝称制,登上了大宋权利的最高峰,此时的她自然要任用心腹,但偏偏挑选了枢密使这个位置,难道就没有别的用意

叶安都不敢往下想,看着眼前晏殊郑重的眼神,叶安便知道文臣想的更多,连自己都能怀疑刘娥的动机,就更别提这些心眼比“猴”还多的文臣了。

“此事是晏学士一人的想法,还是朝中诸公的想法如此揣度圣人,难免圣人动怒啊”

晏殊却苦笑道“我等心中所忠唯有王事,岂敢稍有懈怠,圣人此举太过,我等也是为了圣人的清明着想,枢密使乃掌枢密院之重,若在文臣手中可中规中矩,但若旁落武将,则有悖祖宗之法也难免让人揣度圣人用心,张耆为宠臣,领枢密使之权,国朝不定矣”

果然还是政治斗争啊

叶安首先想到的便是敬而远之,但晏殊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刘娥若是以张耆这般的亲信武臣为枢密使,各种流言蜚语便会接踵而来,哪个时代都不会缺少阴谋论。

只不过在叶安看来,文臣作为枢密使领导大宋最高的军事机构枢密院也是一件极为“扯淡”的事情。

“那晏学士有何事请叶安”

瞧见叶安的态度变化,晏殊立刻欣喜道“便知叶侯深明大义,还请叶侯对奏圣人时如实上奏,谏言规劝圣人不可以张耆为枢密使”

叶安心中的第一个想法便是得罪人的事情你咋不去哦给老子一顿高帽带上,然后让我去趟雷

“晏学士何不自己对奏圣人叶安操持岁币商谈,分身乏术啊”

晏殊苦笑道“叶侯万万莫要多想,晏殊自当上谏圣人,然之前的劄子以触怒圣人,圣人不见又有何办法如今为叶侯之辅,才有机会与叶侯述说此事”

叶安微微点头,看来晏殊是真的“二”啊

不用想也知道他的劄子中写了多了尖酸刻薄的话,这些话对于皇帝来说或许能够接受,但对于刘娥这个敏感的女人来说,简直就是诛心之言。

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你不让我任用张耆,那我偏偏就要任命张耆,难道我临朝称制是假的不成

这样一来对叶安自己来说却是无妄之灾啊,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