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这道理不是这么算的好不
穷的时候是亲兄弟明算帐。
发达了就一家子骨肉亲情一荣俱荣不分你我。
早在当初亲爹死的时候三兄弟就看清楚了。
宋时瞪大眼。
良久才干笑道,“没事,没事啊”
虎子抬起头,眼睛贼亮,满是期待。
就见他抿了一口酒,滋滋咂了咂嘴,“这么多人不读书不也没啥,到时叔把银子存着给你们娶媳妇。”
又念叨四个小子光是聘礼就得不少,得从现在就开始存了,竟再不提念书的事情了。
虎子三兄弟
就好气。
娶媳妇,娶什么媳妇,娶个鬼啊
这读了书跟没读书娶的媳妇能一样吗
读不了书以后长大了就只能娶乡下的大妞二花了好么。
“娘,我真的很想读书”虎子祈求的望着江氏。
江氏就看宋时。
宋时我喝酒,你们随意。
再不肯表态。
吃完这顿扣扣搜搜的午饭后他就回屋休息了。
原渣是头停不下来的老牛,恨不得栓死在铁匠铺子里,一把骨头都烧成炭,换成银子养便宜儿子,他可不愿。
谁能歇着跑去干活啊。
又不是贱。
宋时休息去了。
蒙上被子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江氏收拾完碗筷,回头就对上三张可怜巴巴的小脸。
“娘我想读书”
“娘我都会认好几个字了,让我去吧”
“娘你答应了的不能反悔”
江氏就很头疼。
是。
她是说过。
但她没说要三兄弟一起送着去啊。
谁送得起啊。
这十里八村的能供得起一个就顶天了。
本来她是想哄着铁匠先把虎子送去私塾的,虎子读得好了,有了成效,她再让他把双胞胎送去。
那就容易多了。
结果
还说三个在他心里一样。
特么就两年时间,她才不信他对自己三个儿子有很重的感情呢。
“别吵,吵得娘头都疼了”
“娘,我不管,我要去”
“我也要去”
“娘你不能只送大哥一个去,不然就谁也别去”
江氏能怎样。
儿子都是亲生的,她能不答应吗
不答应成吗
三兄弟还不给她闹翻天
她下半辈子可就指望他们了。
至于老四,嗐,有三兄弟在,还怕不拉拔他吗。
“行行,去,都去,都去,行了吧”
见她答应。
虎子三人也没放松,盯着她,“娘,你说话算话”
“老娘就是不算又怎样你们仨还敢不认亲娘了”她瞪着眼,压低声音吼道。
三兄弟就鼓着脸不说话。
眼泪汪汪的。
江氏叹了口气,摸了摸二双的头,眉眼慈爱怜惜,“你们是娘的亲儿子,娘十月怀胎又那么辛苦才把你们生下来,娘不为你们好为谁好,只有你们好了,娘才会好。”
“那念书”
“放心吧。”江氏看着虎子道,“娘会想法子让你们都去的。”
都说到这地步了,她也只有尽力去做。
不然呢
这个家六口人,就只有一个外人,于情于理少数服从多数都该铁匠去妥协。
“过来,娘给你们煮了鸡蛋,一人一个,拿去屋里吃了,别让人看见了。”
她小声说着从柴火里摸出三个白滚滚的蛋,一人塞一个。
“诶”
三兄弟忙把鸡蛋揣进衣兜,又下意识往外看了眼,才跑了。
江氏叹气。
这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
儿子们连吃个蛋都要偷偷摸摸的跟做贼似的,要搁他们亲爹还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所以说,这人在屋檐下,别人的屋檐下,就是要低人一等。
铁匠说得再好听把虎子他们当亲儿子对待,呵,能好得过亲爹这也是她为什么要让孩子去念书,半路夫妻能亲得过亲儿子她下半辈子是要靠儿子的。
说句不好听的。
她四个儿子,再差也有一个是孝顺的吧。
儿子好了她才能好。
至于铁匠
到时总有他一口饭吃的,孩子们也不是那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的。
不过,读书不是小事,她还得再算计算计,本来虎子一个人读铁匠就不同意,这三个一起
实在不行,就许给他一些好处吧。
江氏心里有了打
算。
把手擦干,又收拾了下院子,给菜地拔了草,才喊小儿子去歇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