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金融产业(2 / 3)

来推动金融产业的发展。

而物质上,蒙巴萨背靠东非,同样有和纽约竞争的底气,东非已经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当然,在这一点上,美国也不差,和东非各有所长,但是东非整体占据更多优势。

同时,东非的海外殖民地众多,这同样有利于巩固莱茵盾的国际地位,东非的殖民地遍布太平洋,印度洋和非洲等地区,他们就像一个个节点,有利于加强莱茵盾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就拿东非在南洋区域的殖民地来说,在东非自家殖民地上,必然少不了东非的银行,企业和其他机构。

这就有利于莱茵盾在区域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得莱茵盾能够成为南洋地区的“硬通货”。

南洋其他国家和地区,可以就近到东非殖民地,进行融资,贷款,亦或者是抵押,存储等金融属性活动。

在本世纪初,德国马克试图国际化的时候,遇到的一个重要困难就是缺乏殖民地网络的支撑。

而东非的殖民地,不管大小和经济价值,起码数量众多,而且比较分散,而这也有利于莱茵盾在全世界的流动。

恩斯特强调道:“金融产业是国际产业结构中的最顶层,同时也是最暴利的产业,而帝国想要成为世界性大国,就必须推动本国的金融产业建设,同时拓展海外影响力。”

“对于帝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金融制度的建设和优化,来提高莱茵盾在国际的信誉。”

“这同时也是我国金融产业的短板,帝国金融产业不缺乏经济基础,和政治军事的保障。”

经济基础上,东非是世界工厂,工业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位,能够提供全面且丰富的工业产品为本国金融产业发展背书,同时东非又是粮食,棉花,橡胶,茶叶等重要农产品的供应中心之一,掌握着世界众多农产品的定价和议价权,最后,则是东非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且比较全面。

东非的工业,农业和矿产资源,都在国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毫无疑问使得莱茵盾成为世界贸易结算中的主流货币之一,莱茵盾和英镑,美元等货币一样,可以买到绝大部分商品。

其次,是贸易网络,英镑之所以成为世界货币,伦敦作为全球贸易中心的地位和枢纽价值必不可少,如果把世界贸易网络类比东非铁路网的话,伦敦大概率就相当于东非铁路网的中心枢纽新法兰克福市。

而东非从本世纪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建设以东非为核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除了海外殖民地扩张以外,还有企业出海,国家和区域间的合作等等,都有这个原因。

这也是蒙巴萨为什么能成为东非金融中心的重要依据之一,作为贸易网络中心,这个中心枢纽的位置必然极佳,伦敦和纽约皆是如此。

而蒙巴萨有利于辐射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四块大陆,这个优势是伦敦和纽约所不具备的。

或者说蒙巴萨是以印度洋为核心,而伦敦和纽约则以大西洋为核心,而这也就意味着伦敦和纽约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而且不仅是伦敦和纽约,东非的卡宾达,罗安达和法国巴黎,同样是大西洋地区的重要竞争者和参与者。

之前就曾经说过,东非向来喜欢在东西海岸产业布局上搞备份,而这也导致目前东非有五个城市试图成为金融中心,除了东非首都莱茵市以外,东西海岸各有两座城市,东海岸是蒙巴萨和达累斯萨拉姆,而西海岸则是卡宾达和罗安达。

莱茵市很好理解,毕竟是帝国政治中心,而且它主要方便为本国提供服务,因为地处内陆的原因国际业务并不好开展。

所以东非政府为了建设世界金融中心,对蒙巴萨的支持力度最大,这是因为蒙巴萨的地理位置最佳,而达累斯萨拉姆相对差一些,不过这并不意味达累斯萨拉姆没有超越蒙巴萨的可能性,毕竟东非政府只是更支持蒙巴萨。

只要蒙巴萨自己不出问题,那他大概率不会被达累斯萨拉姆超越,而这又涉及到之前恩斯特提到的金融制度问题,目前蒙巴萨的金融产业已经大幅度领先达累斯萨拉姆,所以只要蒙巴萨不遇到重大信誉破产问题,他就能靠着先发优势压制达累斯萨拉姆。

然后是西海岸的两座城市,卡宾达和罗安达,他们同样有一定的竞争关系,相对应的,东非政府对卡宾达的支持更高一点。

而西海岸金融产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则是非洲西海岸,南美,北美和西欧,不过很显而易见,卡宾达和罗安达想要同伦敦或者纽约竞争,根本没有可能性。

这两座城市金融业的上限也就是目前的巴黎,巴黎除了是法国的经济中心以外,它同时能够辐射法国在大西洋的广阔殖民地,尤其是西非和北非。

同理,东非的卡宾达和罗安达,盯上的也是南美地区的金融业务,在北大西洋,这两座城市毫无胜算,但在南大西洋就反过来。

总的来说,未来蒙巴萨更可能成为东非以及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而这也是目前东非政府极力推进的。

而关于金融业发展,政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