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本为核心,并且标注了周边国家的军事力量分布,而其中用醒目红色圈注的地方,就是东非在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分布。
“你看,我们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势力范围和经济影响区域,共同构成了一个对日本的包围圈,虽然这个所谓的包围圈,比较有名无实,可单从地图上,绝对能给日本带来极大的压力。”
恩斯特用手绕着日本周边的东非据点画了一个圆后对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
弗里德里希皇储配合着说:“如果不考虑我们很多殖民地薄弱的力量,仅从这张地图上来看,如果我是日本政府,肯定也会感到焦虑。”
“恐怕全世界也只有英国能带给日本这个感觉,但是,英国本身无法给日本带来压迫感。”
英国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同样不小,并且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格外强悍的殖民地,作为英国的战略支点,同时,英国在远东帝国的军事实力也不容忽视。
可是,对日本政府而言,英国和东非谁的更危险,毫无疑问是后者,不提东非本土的强大,单单是东非在南洋的太平洋舰队就足以让日本不敢对东非掉以轻心了。
恩斯特把手挪到苏联所在的位置:“现在,日本面临我们,就有苏联周边国家一种面临苏联一样的感觉。”
“日本也是苏联的邻国,大家都知道苏联在远东帝国的实力很薄弱,可任何苏联的邻国,就没有一个不畏惧苏联的。”
“对于苏联的众多邻国来说,仅仅是地图上的压迫感,就足以让他们感觉到窒息和深深的恐惧。”
恩斯特本人就对这种感觉深有体会,毕竟他前世是远东帝国人,而前世远东帝国面临的还不是苏联,只是一个残次品的俄罗斯,但是远东帝国人就没有一个正常人在内心深处不对俄罗斯抱有警惕的。
作为前世远东帝国最大的陆地邻国,俄罗斯在陆地上带给了远东帝国巨大的国防压力,甚至不摆在明面上来说,前世远东帝国的陆军的遐想敌中,俄罗斯必然排在前列。
这种顾虑始终围绕着远东帝国的高层,即便在两国关系最好的时间段也是如此。
原因也很简单,俄罗斯本身对远东帝国政府而言,就是一个很不靠谱的国家,毕竟俄罗斯人一直对西方抱有幻想,想要加入西方阵营。
如果说西方“接纳”,哪怕只是利用,俄罗斯也真有可能跳反,成为西方阵营对付远东帝国的棋子,把枪口调换方向,对付远东帝国,这种隐患一直存在。
如果真发生了这种情况,那远东帝国的北面瞬间将成为最大的国防安全隐患之一,能与之并列的只有美国在太平洋给予远东帝国的军事压力,还有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一个俄罗斯,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苏联这个远超过俄罗斯的综合体。
在20世纪前期,别说苏联周边的那些弱国,小国,就算最强大的德国,也不敢放松对苏联的警惕。
阿道夫一直说苏联人是劣等种族,可真要是要对苏联下手时,他也绝对会拿出所有底牌押注上去,不敢给苏联一丝翻盘的机会。
前世,德国在对付苏联时,实际上从一开始,就自认为付出了德国所能承担的最大代价,仅开战时,德国在两国边境集结的兵力就超过三百多万。
这种灭国战的初始进攻兵力在前世历史上,都可以称得上空前绝后,可最后德国还是没有成功。
可想而知,苏联这个国家在20世纪前期的压迫感,有多么恐怖。
恩斯特因此断定说:“日本在面临帝国在太平洋的军事部署,必然也是带有这样的压力,因此,日本在和帝国的战略中,他们不可能和我们完全翻脸。”
“即便两国真进入战争状态,日本最大的追求,应该也只是把帝国的势力,驱赶出太平洋,然后通过控制马六甲海峡,还有巽他海峡等战略要地,将帝国海军阻挡在印度洋。”
“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战略称之为拒止作战,或者反介入战略,本质上是一种主动性防御策略。”
弗里德里希皇储自然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道:“按照这种战争思路,日本只需要将帝国的太平洋舰队消灭,并且占领马六甲海峡等几个关键节点,就可以扫清帝国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
“除了太平洋舰队以外,我们在太平洋方向的其他军事力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太平洋舰队的核心在南洋海域,假如我们和日本爆发战争,南洋就是战争初期,两国海军决战的地点。”
“再假设,太平洋舰队真覆灭或者被迫退出的话,帝国在太平洋的力量,也就几个大殖民地或许可以给日本增加一些麻烦,但是改变不了大局。”
东非在太平洋的几个大殖民地,无非就是阿拉斯加,东加里曼丹,棉兰老岛和克拉地峡,同时还要算上东非在南洋的唯一海外行省兰芳。
这几个地区,最少的也有几十万,阿拉斯加,东加里曼丹,棉兰老岛三地的人口更是分别超过百万。
仅仅是这三块地方,总人口在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