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航天领域保持一流水准。
恩斯特说道:“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过去也实行过,所以其中的优劣我们自然也很清楚,而这种发展模式确实在前期很有效,但是并不能把全社会的潜力都激发出来。”
“我之前说政府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就完全忽视市场,应该将二者充分的结合起来,政府的这条线是清晰明确的,而市场的敏感性更强,能够有效检验一些科研成果对现实的应用,从而纠正科研发展方向,避免因为走错方向而全盘皆输。”
“万一政府的科技发展方向走歪了,市场或许就是我们的退路,这其中的度,要把持好,对市场或者说民间的技术突破,我们也要鼓励和支持。”
“而关于政府层面,在八五规划期间的重点发展方向,我也总结了一些重点领域,首先就是材料,材料上的突破,是能够实现技术重大变革的关键领域。”
“就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围绕钢铁技术展开,从而推动了蒸汽机,铁路,船舶制造等行业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材料领域的突破更加关键,比如橡胶,化工,合金等等方面,为汽车,航空等技术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推动了军事工业的进一步变革。”
“而第三次技术革命,我依旧认为材料突破是关键,尤其是电气产业的发展上,还有核工业,航天工业,甚至纺织工业等民生工业。”
“所以,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东非要继续加大对材料领域的研发。”
“而涉及到材料,其中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是我们在八五规划期间的重点突围方向。”
半导体材料的理论基础目前基本已经完善,但是,想真正实现,还需要时间和耐心,前世,一直到二战后,才取得重大突破,所以现在东非想实现半导体材料上的进步,每一步都是艰难的。
目前,东非作为世界电气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也还在半导体材料研发上摸爬滚打,其他国家更是比东非要落后不少。
“有了可靠的半导体材料,帝国才能真正实现从电气时代到电子时代的跨越,并且实现第三次技术革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找到新的路径。”
“所以,帝国想要在这个领域领先其他国家,最好能够在八五规划期间完成对半导体材料的突破,而且我们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东非在二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布局半导体材料的突破,并且成立相关实验室和科研团队,近些年来也是取得了不少成果,所以,恩斯特对在八五时期,帝国实现半导体材料的突破,是有很大信心的。
弗里德里希皇储对此也抱有期待,毕竟他对半导体材料的了解,也算比较深刻,至少是超越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很多国家的统治者,估计连这个词汇都没有听说过。
他说道:“我也希望那一天的早日到来,这样帝国在计算机和电器领域的发展,才能实现彻底的变革。”
东非现在就已经拥有了现代意义的计算机,并且有两种路径,也就是机电式计算机和真空管计算机,不过,计算机在东非和核工程,航天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一样,属于高保密性工程,一般人基本接触不到。
而这些工程都逃离不了一个限制,那就是材料技术的限制,只有东非在材料科学上取得巨大进步,这些工程才能加速实现,并且服务于现实社会。
恩斯特说道:“除了那些重点保密工程以外,航空工业,在八五规划期间,也是帝国要重点发展的领域,而且在八五规划期间,要彻底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兑现。”
“现在,在大型运输机领域,只要能够实现飞机航程突破七千公里,那我们就可以实现这种交通工具的巨大经济效益。”
为什么是七千公里,因为只要突破这个距离,东非就能全面实现航空领域的跨洋市场开发。
就比如从东非本土到欧洲南部许多城市的空中航线,就可以不再通过中转,而可以直接一次抵达,还有到南美洲,巴西,阿根廷两个国家,中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区的跨洋航线,都可以打通。
莱茵市到的里雅斯特,罗马,伊斯坦布尔,马德里这些地方的直线距离,都不超过七千公里。
如果是东非北方的机场,完全可以飞往欧洲更多的城市和地区。
之所以把莱茵市作为中心,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现在东非正在莱茵市,新法兰克福和卡布韦三地之间修建的“航空港”,对于东非的内陆城市而言,航空是其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毕竟内陆地区本身就缺乏沿海城市的海运优势,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所以,如果能够成功建设莱茵市三城之间的航空港,并且尽早开通国际航线,这对于提升以莱茵市为首的中央省城市群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开通国际航线的关键数据节点就是七千公里。
恩斯特说道:“得益于帝国在世界的地理位置,可以说帝国是全世界最适合发展航空的国家之一。”
“只要能够实现大型运输机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