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
借助的里雅斯特,东非的商品可以销售到奥匈帝国大部分地区,同时可以借助其国内交通网络,把商品运往德国,瑞士,波兰等国家。
而伊斯坦布尔,主要针对奥斯曼帝国市场还有巴尔干半岛区域。
敖德萨主要是对原本沙俄,现在苏联的贸易。
这三个地方,东非现在的影响力都大为削弱,的里雅斯特落入德国手中后,为了巩固德国在中东欧的经济地位,德国必然会对东非进行一些限制,就比如说抬高对东非关税的征收。
而伊斯坦布尔,因为奥斯曼帝国改革,本国工业发展,还有德国影响,东非商品出口总额也在降低。
最后是敖德萨,敖德萨可以说是东非在中东欧市场最大的损失,以前沙俄时代,沙俄国内工业可以说十分落后,而现在,苏联工业化颇有成效,加上苏联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极强,这就让苏联对外部商品的进口大大降低。
以前,沙俄可是一个人口接近一点七亿的庞大市场,并且本国工业极度不发达,而东非和沙俄关系还算不错,沙俄存在时,两国没有地缘上的矛盾,所以,东非能在沙俄的庞大市场占到巨大便宜。
在沙俄时代,沙俄一家对东非贸易,就占到了东非整个中东欧市场的六成以上。
因此说沙俄的灭亡是东非中东欧市场最大的损失,一点问题也没有。
程安少将说道:“随着奥匈帝国剧变的发生,估计不出几年时间,中东欧市场就会被南美彻底取代。”
“以后,帝国对中东欧的贸易规模,尤其是工业品出口,会大幅度下跌。”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意大利等国家的重要性了,为了弥补中东欧市场的缺失,环地中海市场,将会成为帝国的主要攻略方向。”
在欧洲,最发达的地区是西欧和北欧,然后是中东欧和南欧,现在,东非在中东欧的市场份额锐减,南欧就必然成为东非攻略的重点区域。
当然,南欧的市场体量,显然无法和中东欧对比,所以东非提出了“环地中海市场”的概念。
而在环地中海国家里,意大利,西班牙,奥斯曼帝国体量还都不错,三个国家加起来,人口就接近八千万,再配合上巴尔干,北非等地区,环地中海市场也是一个人口过亿的庞大市场。
“当然,更重要的是,相对于中东欧市场,东非对环地中海市场更容易施加影响力。”
“虽然说整体上中东欧市场属于欧洲的欠发达区域,但是却有德国和苏联这样的世界性强国,他们很容易把东非驱赶出去。”
中东欧市场确实体量更大,消费能力更强,对东非的诱惑力更大,但是在政治上,这个区域对东非而言,也是最难掌控的。
就比如德国和苏联,如果进行针对东非在当地的利益,东非反制手段很有限,可能会吃哑巴亏。
这就类似前世美国对远东帝国经济上的打压,诚然,远东帝国的商品质优价廉,在全世界最具竞争力。
可美国却依旧掌握着世界的军事和政治,文化等霸权,他们只要向下面的国家稍微点点头,一些国家就敢侵犯远东帝国的利益,为难远东帝国的正常商业活动。
而在中东欧市场,东非也会面临这种困境,苏联是一个整体市场,不用多说,而在苏联以外的中东欧国家。
就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为例,如果东非要求他们放开市场,而德国要求他们不和东非进行贸易,显然这些国家只会宁愿冒着得罪东非的下场,也要乖乖的服从德国的安排。
毕竟,德国能够拿捏他们的生气,而东非在中东欧几乎完全没有军事存在,来保障本国利益。
“环地中海市场情况就极为不同,我们在地中海方面,还有达尔马提亚这个支点,同时北非和东非接壤,而环地中海的主要强国里,意大利和东非的共同利益也比较多,可以取代一部分过去奥匈帝国的作用。”
意大利虽然也算一个工业国,但是意大利的工业水平,远不如其他欧洲列强,并且极度依赖外部资源的进口,而东非又恰好是意大利的主要原材料出口国,因此,东非和意大利在经济上的利益,是完全可以通过谈判来协调的。
同时,意大利在北非地区的扩张,也有求于东非,其利比亚和红海殖民地,东非都能施加影响。
所以,在奥匈帝国成为德国势力范围后,意大利就彻底成为了东非在欧洲利益现阶段的最佳代言人。
虽然说达尔马提亚王国和东非关系更近,但是达尔马提亚王国体量太小,位置也不突出,很难帮助东非扩大在欧洲的利益。
至于意大利的极端民族主义政党执政问题,显然对东非来说一点也不重要,毕竟两国没有核心利益上的冲突。
程安少将说道:“所以,帝国和意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合作,将会是未来几年,国家发展的重点方向。”
“而汲取中东欧市场的教训,在环地中海市场,东非必须建立自己的军事存在,防止奥匈帝国剧变,导致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