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西班牙和奥斯曼(2 / 3)

惮的,现在支持共和派,万一最后让工党摘了桃子,显然不是英国和法国能够接受的。

所以,“两相其害取其轻”,还不如让德国和意大利支持的国民派最终取得胜利。

而国民派方面,虽然也是鱼龙混杂,但是这些势力的共同利益相对更多,因为这些势力都有共同点,就比如极端保守,崇尚或者可以接受威权统治。

同时,国民派还有一个他们都可以接受的政治人物,也就是弗朗哥,他本人军队出身,天然是军队利益的代言人,然后能够接受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同时又是王权拥护者,并且思想保守,支持天主教传统。

而在共和派,资产阶级和工党之间的矛盾就不可能调和,更别说还有支持维护统一和地方分裂两个完全矛盾的政治势力,不可能实现兼容。

因此,恩斯特说道:“西班牙接下来的局势不管怎么发展,国民派都必然会取得最终胜利,而国民派胜利后,西班牙必然成为欧洲第三个极端民族主义政党执政的国家。”

“而弗朗哥大概率成为这个国家的新统治者,不过,弗朗哥这个人比较复杂,他会不会坚定的站在德国一方,还很难说,但是,如果是对付苏联,他和德国,意大利肯定有很多共同话题。”

“而苏联也是唯一有能力阻止德国征服欧洲的国家,如果西班牙倒向德国,毫无疑问,这对苏联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不考虑欧洲以外势力的干涉,苏联可以说是欧洲唯一有能力和德国抗衡的国家,至于英法,他们想单靠自己,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哪怕英法两国抱团取暖也是如此。

毕竟在一战时,英法两国联手就已经很难是德国的对手,最后还是美国下场才帮助两国稳定了局面。

未来几年,在消化了奥匈帝国以后,德国只会更加强大。

当然,如果德国先向苏联开战,那结局恩斯特也能预想的到一些,就比如等到德国和苏联两败俱伤时,英法两国必然会把重伤的德国重新按在地上。

弗里德里希皇储也是点了点头,然后说:“西班牙如果加入德国阵营,欧洲方面,想要阻挡德国,除了我们和美国下场干预以外,我想不到任何破局的方法。”

“更别提,还有一个奥斯曼帝国,也是德国潜在的盟友。”

奥斯曼帝国和西班牙的实力不相伯仲,虽然工业落后于西班牙,但是政治稳定,并且高度集中。

在1934年,奥斯曼帝国和西班牙的人口都在两千万以上,人口没有明显差距。

经济上,西班牙和奥斯曼帝国都比较依赖农业,不过西班牙好歹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是奥斯曼帝国在工业上进步比较快,这得益于现在奥斯曼帝国政局的稳定还有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

军事领域,奥斯曼帝国和西班牙也各有优劣,西班牙虽然整体军事实力更强,但是组织松散,而奥斯曼帝国军事实力稍弱,可组织力强,并且正在加速现代化。

恩斯特就说道:“西班牙本钱比奥斯曼帝国多,可是现在奥斯曼帝国已经触底反弹,西班牙还在衰落状态,只有西班牙内部蛋糕重新分配完成后,或许才有重回欧洲强国的可能性。”

现在,西班牙只能算欧洲大国,而非意大利那种列强,这是结合西班牙面积,人口,资源和地理等因素得出的结果。

在欧洲,西班牙的面积排在第四位,仅次于苏联,德国和法国这三个国家,实际上西班牙的面积和法国相差不多,二者都在五十万平方公里上下,毕竟在本时空里,法国一战后,依旧没有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

当然,法国的土地质量显然不是西班牙可以相提并论的,西班牙很多地方的气候和北非类似,极度干旱,所以耕地实际上没有想象中充裕。

这也导致人口上,西班牙明显和其国土面积不匹配,甚至远低于英国和意大利,波兰,这三个国家面积都在三十万平方公里左右。

不过,在欧洲人口超过两千万的国家,也是有数的,西班牙在人口上,勉强也算大国行列,仅次于苏联,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波兰,排在欧洲第七位。

资源方面,西班牙在欧洲也能排到前列,比意大利要强很多,就比如煤炭,铁矿,石油等主要矿产,西班牙储量不多,但是都有。

同时,西班牙的铜矿,钨矿等矿产在欧洲占据重要地位,西班牙的矿产资源在欧洲应该排在前五水平。

最后是地理位置,西班牙处于亚平宁半岛,这在海权时代是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位置。

所以,综合国土面积,人口,资源,地理位置,西班牙都是当之无愧的欧洲大国,可坐拥这种优越条件,西班牙的发展甚至不及一些欧洲小国,所以按照现在西班牙的发展水平,已经无法满足跻身列强的条件。

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我也更看好奥斯曼帝国的发展,随着凯末尔的改革政策,奥斯曼帝国在未来几年里,很有可能在国力上彻底超过西班牙,如果给奥斯曼帝国更长的时间,重新变成列强,也并非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