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道,亦或者绕路西非。
红海通道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一点,因为其太过狭窄,且关节比较多,就拿苏伊士运河来说,在战术上就很容易被切断,尤其是空军发展起来以后。
而过了苏伊士运河,红海地区也不安全,这里同样在东非空军的辐射范围之内,后面还有曼德海峡,亚丁湾,最后还要绕过索马里海域,才能突破到东非海洋安全的核心区。
至于从大西洋方向,绕路西非海岸,也不容易,难度虽然比红海通道小太多,可德国在沿线缺乏军事基地支撑,如果进行军事冒险,就有可能重演昔日日俄海战旧事。
而东非对德国的这种地缘和战略优势,其实对其他所有列强都有效,甚至连美国都做不到这一点。
同样是本土直面两大洋的国家,东非东西方向,完全没有强国,而美国就不同了,它的东面同样可能受到欧洲强国海军的攻击,虽然这种可能性极低。
就比如英国海军如果能下定决心和美国开战,鹿死谁手就不好推测,而美国西部的太平洋,对面同样有一个海军实力强大的日本,前世偷袭珍珠港就是日本海军的杰作。
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不管德国海军如何扩张,东非都可以坐看风云,对东非的威胁甚至不如英国和美国这些国家。”
英国海军对东非的威胁,主要是其殖民地还有海外军事基地,以这些战略支点,如果英国突然对东非不宣而战,是有能力对东非沿海地区进行打击的。
东非的近海,没有岛链提供防御,同理这也方便东非海军主动出击。
而且,因为东非本土的两洋属性,英国也不可能同时发起对东非两大洋主力舰队的重创。
尤其是南大西洋海域,在印度洋,英国还有中东,印度,塞舌尔,马尔代夫等支点。
可南大西洋海域,英国的殖民地就发挥不了作用了,在南大西洋海域,英国最重要的两块殖民地,分别是尼日利亚还有南非。
想通过南非打击东非西海岸,就必须经过纳米比亚的漫长海岸,等英国军舰进入核心的安哥拉海域,东非早就通过纳米比亚的预警体系,做好准备了。
尼日利亚也是同理,它要先避开东非西北部的喀麦隆,加蓬两个省的近海,而喀麦隆和加蓬省,绝大部分地区都是热带雨林,人口和产业并不稠密,不具备较高的价值。
所以,英国在战术上就不可能直接覆灭东非海军,而一旦等东非反应过来,还要面临东非更加猛烈的反扑。
而东非和美国,两国海军情况就比较特殊了,属于谁也别想把对方压倒,美国海军进攻东非不容易做到,反过来东非进攻美国也是一样。
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现在,德国方面吞并奥匈帝国后,对其军工能力还有动员能力的加持,才是最可怕的。”
“有了奥匈帝国,德国的工业规模和体量就得到极大提升,在极端情况下,德国甚至可以把军工产能,拉到和我们还有美国同一级别,而欧洲除了苏联以外,没有任何国家能单独应对这种国家的入侵。”
苏联现在实力确实比不上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结合体,但是苏联还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可以和德国周旋。
但是除了苏联以外,理论上其他国家想要抵抗住德国的第一轮进攻都很困难,当然,如果德国头铁的往法国的马其诺防线硬撞,那就另说了。
“不过,除了德奥合并以外,现在欧洲的一个重要变化,也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意大利经过这次战争后,实现了彻底统一,现在意大利事实上已经成为新的列强一员。”
意大利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列强,现在这一点确实容易被人忽视,因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盯着德国。
弗里德里希说道:“因为奥匈帝国即将被德国合并的原因,意大利成为列强后,世界总体的列强名单,实际上没有变化。”
“不过,对于西班牙确实存在很大争议,西班牙已经完全跟不上国际形势的发展,不管经济还是军事实力,西班牙和意大利相比都有明显差距。”
“现在西班牙的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不足以支撑列强地位,甚至连区域性大国都排不上号。”
以前西班牙虽然也衰落的厉害,但是好歹有老本可以啃,尤其是在拉美地区有着极大影响力。
但是,现在西班牙的实力甚至不如阿根廷和墨西哥,这两个过去西班牙的殖民地,而西班牙语国家,基本上对这个原宗主国态度比较冷漠,甚至是无视。
别说阿根廷和墨西哥这种西班牙语中的区域性大国,就是智利,古巴,玻利维亚等等都可以无视和西班牙的关系。
如果,西班牙继续保持列强地位,那理论上阿根廷和墨西哥也可以,其中阿根廷甚至在军事和经济上超过了西班牙,并且在南美事务中有一定话语权。
所以,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现在西班牙连区域性强国都算不上,更何况西班牙还是在欧洲这种强国林立的地方,而在海外,西班牙也只能影响其仅存的几块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