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更讲究实用性,至于审美,舒适性,甚至安全性都被迫牺牲。
但这都是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如果顾首顾尾,慢工出细活,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和工业高速发展。
毕竟,经济和工业发展,不仅仅是考虑内部因素,还要考虑外部因素,在世界大市场下,全世界国家都在激烈竞争,而哪个国家慢下来,他就要付出代价,除非它能确定自己的地理位置安全,不会卷入殖民侵略和战争之中,亦或者不在乎国外经济发展问题。
就比如说东非,如果没有早期工业上的急功近利,那东非就不可能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里,就迅速成为世界性强国。
而不成为强国,在20世纪初前世,是会挨揍的,而在20世纪以前的19世纪末更是如此。
典型的例子就是南非战争,当时东非在国际社会上已经初具大国雏形,可依旧免不了被英国霸凌。
当时,东非放在世界上绝对不算弱,尤其是军事领域,陆海军都能排在前列,可依旧要和英国,葡萄牙等国打一仗,才换取后来几十年的和平,换成其他国家,能不能扛住英国的打压都很难说。
奥康市长接着说道:“太特市作为一座沿河城市,本身就重视沿岸经济的发展,而沿岸经济发展,就必须克服交通上的限制。”
“太特市跨河大桥,就是太特市两岸市民的通途,同时也是区域交通的重要枢纽。”
“不仅关键我们本市,本地区,同时勾连未来东非三大工业区的民众出行需求,是中东部工业集群中的重要一环。”
三大工业区,也就是东非的波西米亚工业区,马拉维湖工业区,还有正在加速建设的赞比西河下游工业区。
波西米亚工业区和马拉维湖工业区成型时间早,就比如姆贝亚,是东非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它就在马拉维湖北岸,而波西米亚工业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基本成型,并且成为东非当时新的重工业基地。
这两大工业区,在东非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莫桑比克以后,太特市就成为二者中间的天然枢纽城市。
因为太特市是两大工业区之间,唯一具备建设大城市的地方,同时也是最适合交通线路选择的地方。
因此,在20世纪以后,多条公路和铁路在太特市交汇,用于连接马拉维湖工业区和波西米亚工业区。
而后来,太特市随着钢铁产业的发展,以及地理优势,工业迅速崛起,以及赞比西河下游欣代市等城镇的发展,最终依托赞比西河成型的赞比西河下游工业区也应运而生。
这事实上,就导致了太特市成为三大工业区的核心交汇点,以后赞比西河中上游通航后,还能依赖航运融入东非中央工业区。
而这四大工业区,也就构成了奥康市长所说的中东部工业集群,这个工业集群一旦出现,就将成为东非,乃至全世界经济最发达,产业最齐全,人口最稠密,交通设施最完善的地区之一。
中东部工业集群的大战略下,太特市这座核心城市的发展上限,就将得到极大拓展,甚至有可能直接促成太特市竞争未来东非第一大城市的地位。
当然,太特市的竞争对手们实力也不弱,首先是目前东非第一大城市蒙巴萨,它在东非金融业中的优势,已经得到奠定,后续城市想超越很难做到,而且蒙巴萨的经济腹地也不容忽视。
蒙巴萨的经济势力范围,主要是东非北方以及大湖区,虽然东非北方长期以来都是东非经济薄弱的地区,可是东非北方的范围大,而且,区域内几乎没有蒙巴萨的竞争对手。
然后是,东非西海岸的两座城市,卡宾达和罗安达,这两座城市现在和太特市都不相伯仲,而东非西部经济中,一旦确立了一个中心,也就是卡宾达和罗安达两者谁胜出,它的发展潜力就同样会得到拓展。
最后是欣代市,欣代市目前在东非城市中排名还算不上顶级行列,但是它的未来,同样能对太特市形成威胁。
太特市的地理位置优越,可欣代市同样如此,欣代市处于赞比西河出海口位置,是赞比西河航运终点,就算太特市的海外贸易,也必须经过欣代市,两者未来孰优孰劣,并不好判断。
除了上述几个城市以外,东非其他地区也有很强的竞争力,就比如南部的贝拉,马普托,北部的达累斯萨拉姆。
说到底,东非目前经济格局下,城市间的竞争格外激烈,尤其是前十大城市,他们之间的差距很小。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太特市未来的发展前途无量,在赞比西河航运打通后,太特市想再从东非大城市中衰落出去,就很难实现,除非这里爆发战争。
奥康市长就说道:“未来,太特市是帝国钢铁产业基地,全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交通四大枢纽城市,中东部工业集群核心城市,装备制造业基地等等。”
“太特市将成为东非乃至世界最繁荣的大都市,尤其是在工业领域,我们有着巨大优势,稳固东非工业第一城的位置。”
东非的金融中心,有蒙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