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现在意大利和德国,完全由极端民族党执政,而现在西班牙的极端民族分子势力也不小,前世西班牙内战后,弗朗哥这个极端民族主义头子更是直接上台。
这样一来,阿根廷之所以会倒向极端民族主义也就不足为奇,包括它的原宗主国,还有两个重要的移民来源国,最后都成为了极端民族国家,阿根廷受其影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然后,德国军事和工业强大,这让德国一直都是阿根廷学习的主要对象,加上如今经济危机下,阿根廷民众的生活极其困顿,这使得阿根廷有了滋生极端民族主义的土壤。
说到底,经济问题是分配出了问题,民众自然希望有政治强人,为他们出头,来谋取利益。
而当下国际环境,无非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德国模式,要么是苏联模式,而对于阿根廷的高层而言,这是十分简单的选项,他们只能选择德国模式。
不过,选择德国模式的话,就必须走上扩张道路,否则未来是要长期还债的,这或许也是前世西班牙和阿根廷经济一直没有起色的原因,不过,前世西班牙和阿根廷很幸运,那就是二战结束后,冷战爆发,这两个国家又成了美国和苏联争相拉拢的香饽饽,因此两国战后没有遭到清算,并且还能缓慢发展。
最后,是阿根廷和德国经济的互补性,这是阿根廷政府更青睐德国的重要原因。
阿根廷是典型的农业生产过剩国家,但是工业极其薄弱,而德国刚好相反,工业十分强大,但是农业比较脆弱,在世界列强之中,德国和日本是两个农业不能完全自给自足的国家。
苏联情况特殊一些,它的粮食短缺问题,主要是为了获取工业发展资金,还有农业组织形式出了问题,但凡约瑟夫稍作调整,把用于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态度,向农业领域落实,苏联完全不可能出现粮食问题。
毕竟苏联的土地可是太多,许多地方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农业潜力根本没有得到兑现。
现在,阿根廷的农业对德国出口规模就在迅速增加,东非虽然也和阿根廷进口粮食,但规模很有限,毕竟东非本身就是农业大国。
哈维尔说道:“阿根廷和德国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那就是相对于东非,显然阿根廷对德国更加放心。”
“德国威胁不到阿根廷的安全,这一点是英国,美国和东非都无法给予阿根廷的。”
“同时,阿根廷人对德国本身就带有滤镜,对德国具有一定的盲目崇拜和狂热。”
放在欧洲,那德国确实令周边国家感到恐惧,同时有不少历史恩怨,但是,世界范围,德国的名声却一点也不差。
许多国家恨不得自己变成“德国”,尤其是本国军队,能变成“德军”,东亚和南美都体现出这一点。
日本陆军的学习对象就是德国,而远东金陵政府也热衷组建“德械师”,南美地区学习德国军事的国家更多,包括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等等。
德国陆军公认世界第一,而本时空里,德国海军同样表现不俗,毕竟德国海军可没有像前世一样屈辱自沉,有战绩傍身,就是比其他国家军队更有说服力。
哈维尔说道:“事实上,德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如果我们没有美国这个竞争对手的话,那德国就很有可能成为帝国针对的对象。”
“但是,东非和德国关系复杂,两国在美洲的利益也有所重叠,这反而成为了帝国束手束脚的原因。”
东非还真不好拿德国开刀,因为德国在拉美地区的渗透,反而对东非是有利的,就比如德国要扩大在拉美的影响力,就必须推广德语,而德语的传播就对东非很有利。
同时,德国也无法给东非造成威胁感,这源于德国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它在拉美的影响力很难超过东非。
说实话,德国在南美的势力,还不如英国,毕竟英国本土可以支援这一区域,而德国海军连波罗的海出去都困难。
举一个相似的例子,前世远东帝国就在地缘上受制于美国,比如远东帝国在非洲的投资,影响,假如美国切断马六甲海峡,远东帝国一时间就会很难受。
这并不是说远东帝国没有可能解决这种地缘劣势,但是难度太大,德国也是面临着相同的困境。
如果,东非想针对德国在南美的力量,德国就毫无办法,除非他打破英法对德国海军的封锁,对德国最容易办到的,就是占领法国,获得众多大西洋出海口。
但是,这要求德国海军力量强大,否则的话,即便德国真占领德国,前期也难有作为,前世德国就是如此,法国投降后,德国海军依旧要被英国堵在大西洋。
而建立海军本身就需要过程,英国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德国海军重建扩张。
这个时空里,德国海军情况远比前世好的多,但是,想有所作为也困难重重。和德国相比,美国,英国,甚至法国,对东非在美洲地区利益的威胁都要更大。
同时,就目前情况来看,东非在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