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德国两党战争(2 / 3)

压,是否会让形势恶化,给我们造成损失?”

对于部分人的疑虑,谢尔心里早有准备,他说道:“同志们,你们应该放弃心中的幻想,德国政府从始至终和我们就不是一路人,他们就是民族党和冲锋队的幕后支持者。”

“而他们扶持民族党和冲锋队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我们消灭,防止德国变成苏联那样,工人的祖国。”

“因此,即便我们不招惹德国政府,他们也不会放过我们,这几年来,大家应该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为什么每次,冲锋队和我们冲突后,德国警察会偏袒冲锋队。”

“冲锋队成员甚至杀人过两天就被放出来,而我们的人,要么被关进监狱,要么被判刑,这都说明了德国政府和民族党的相互勾结,以及置我们于死地的态度。”

“以前,我们也是抱着和他们公平竞争的想法,试图获取民众的支持,最后拿回属于人民的权利,但事实证明,敌人从来都没有和我们公平竞争的想法。”

“他们先使用暴力,那就不要怪我们工党和工人,采取同样的手段报复回去了!”

……

和红色前线同盟一样,新科隆冲锋队的秘密集会地点,也是一家工厂,只不过因为经济危机爆发,如今这家工厂已经破产。

原厂址被冲锋队改造成他们在新科隆的总部,冲锋队作为民族党的爪牙,其实和工党领导的红色前线同盟一样,都属于见不得光的组织。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背后是民族党,可民族党不承认,别人也就没有办法。

而且德国政府对于民族党组织的“私军”也睁只眼闭只眼,这使得冲锋队实际上半公开化,而工党的红色前线同盟就没有这种待遇。

别说和他们为敌的冲锋队,如果是经济危机以前,知道波西米亚啤酒厂是他们的集会场所,柏林警察局可能早就过去抓人了。

至于经济危机之后,德国的社会秩序实际上处于半崩溃状态,不管工党还是民族党下属的暴力组织,一般柏林警察都不愿意轻易招惹。

尤其是新科隆这种贫民窟,新科隆区的警察局,日常主要任务就是在双方冲突过后收尾。

如果人跑掉了,他们也不会继续追查,双方如果有人没有跑掉,那他们会把各路人马都抓走,然后默契的把冲锋队人员放掉。

可以说,在新科隆区警察局的帮助下,当地的冲锋队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起来,平时,他们以维护社会秩序,打击社会蛀虫和破坏分子的名义,在新科隆区耀武扬威。

偶尔在得到确切情报后,也会破坏新科隆区的工人集会,或者抗议游行等活动。

不过,今天晚上,冲锋队翻了车。

一千多名红色前线同盟成员,在谢尔的带领下,摸到了新科隆区冲锋队总部,并且发起了攻击。

双方一见面,新仇旧恨下,立马就打红了眼,在人数优势下,很快上百名冲锋队成员就被打翻在地。

两路人马使用刀具,棍棒还有砖头,家具,相互劈砍,投掷,废弃厂房里瞬间血流成河。

而新科隆区冲锋队的负责人,眼见己方可能战败,他恼羞成怒下,掏出手枪对着人群射击起来。

“砰……砰……砰……”

一般而言,红色前线同盟和冲锋队的战斗都比较克制,但是拔枪后,局势彻底发生改变。

红色前线同盟也是有人带枪的,这个时候双方都不再留手,加入了枪战。

枪声在夜幕中,响彻整个新科隆区,许多市民被枪声惊醒,新科隆区的警察更是惊恐万分,还以为爆发了叛乱。

这几年来,德国经历的叛乱可不少,其中绝大部分是工党组织的,加上经济危机期间整个欧洲都处于风声鹤唳之中,所以,新科隆区的警察有这种判断也不足为奇。

当然,也有可能是政变,毕竟军队政变这种情况在欧洲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不过,不管是那种情况,新科隆区的警察却完全没有出动的意思,新科隆区警察局的副局长赫伯特对下属说道:“在枪声停止前,我们的人不要轻举妄动,如果真的发生了叛乱,那也不是我们能解决的。”

“这种规模的枪战,军队出动才更保险,我们毕竟只是警察。”

于是,在这个唯一可能镇压冲突的警察局,装鸵鸟的情况下,红色前线同盟和冲锋队杀红了眼,双方的“战争”从废弃工厂,蔓延到街区。

人数不占优势的冲锋队,一边撤退逃窜,一边召集其他地区的人手,组织反攻。

而红色前线同盟本来有些顾虑,可迟迟不见警察出现,也更加大胆起来,也开始召集人手,对流窜的冲锋队展开追杀。

双方最终冲突人员甚至超过五千人,整个新科隆区都乱成了一锅粥。

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柏林的第24步兵团,才姗姗来迟,结束这场闹剧,数百名人员被捕,同时,还有几十具尸体被清点出来。

这件事在柏林,乃至整个德国引发了极其恶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