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森林,火山,雪山等等,这都是绝佳的取景地点,再加上蒙巴萨和达累斯萨拉姆市发达的影视产业,各位,认为我的这个想法是不是很有可行性?”
听完他的话后,其他人先不说,达累斯萨拉姆市和蒙巴萨市的文旅局人员,就很心动,一方面可以为自己的部门提升业绩,另一方面又可以提升两市影视产业的发展。
这种好事,他们自然不会反对,而且要大力支持。
蒙巴萨市文旅局的代表奥恩就说道:“盖伦塔市长的想法很好,我们蒙巴萨市表示支持,影视产业在未来,肯定是一项重要产业,甚至连印度都有影视产业的发展,我们自然也不能忽视影视产业对我们各个文旅部门,还有城市知名度,帝国对外文化宣传的巨大作用。”
为什么奥恩要提到印度,这是因为印度在影视产业的发展,在整个世界范围算是比较突出的,虽然比不过东非,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这些国家,但也排在世界第二梯队,和日本,以及部分欧洲国家处在同一水平。
1931年,影视产业和如今的国际政治格局一样,也是多元化和百花齐放的景象。
各国影视产业基本难分伯仲,也就是东非和美国在规模上大一些,但是德国和法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艺术性更高且内容比较前卫。
而印度影视产业发展的历史,并不比其他国家晚,上个世纪末,印度就已经引入电影,1896年印度孟买就放映了第一部引入电影。
1913年印度就拍摄了第一部本土题材的神话电影,之后,印度的电影层出不穷,在默片时代颇具影响力。
这使得印度成为了东非以外,印度洋沿岸区域,影视产业最发达的国家。
而在拍片这个方面,印度确实有天然优势,就比如印度的神话和宗教题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印度人还能歌善舞。
反观东非,影视领域的很多题材,依赖“借鉴”,从欧洲和远东帝国的书籍里翻找各种故事和材料。
当然,在科幻片领域,东非和美国一样,反而比较擅长,这可能就是缺乏历史底蕴国家的共性。
总而言之,印度的影视行业实力不弱,甚至在中东和南洋市场,能和东非进行抗衡,虽然他们在技术和设备上依赖英国,但是影视产业更重视内容和表演形式,印度在这两个方面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奥恩代表说道:“影视市场的扩大,是我们借助这股潮流,辅助我们自身部门还有东非文化传播的助力。”
“所以,等我回去后,会向局长还有其他部门把盖伦塔市长的提议重点反映一下。”
奥恩说完后,其他城市或者省会的代表也纷纷各抒己见,尤其是达累斯萨拉姆市代表最为积极,毕竟他可不想看到达累斯萨拉姆市落后于蒙巴萨市这个对头。
而盖伦塔市长心里乐开了花,不管怎么说,只要能提升区域知名度,那阿鲁沙这个节点城市,就能最终获益。
因为阿鲁沙是几个省份的重要交通枢纽,不管是就近参观乞力马扎罗山,还是到阿鲁沙周边的其他区域,这里都是绕不开的最佳中转站,提供后勤和补给上的支持。
就比如,如果蒙巴萨的影视公司的团队,想前往塞伦盖蒂草原拍摄,那他们需要的装备,物资,向导,甚至是安保工作,阿鲁沙市都可以提供。
实际上,盖伦塔市长都有阿鲁沙市自主发展影视产业的想法,可惜,蒙巴萨市和达累斯萨拉姆市的影视产业早已经发展起来,所以,他才转向和两地合作。
不过,即便如此,阿鲁沙也不是没有机会分一杯羹,影视公司虽然在蒙巴萨和达累斯萨拉姆市,可阿鲁沙总可以建设分部和取景地吧!
这样,阿鲁沙未来说不定能把两地的一些影视产业分流过来。
当然,这是长期任务,当下,盖伦塔市长的目的还是把旅游线路建立起来。
他说道:“我们高原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所以最好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而这就需要建设交通线路,住宿,餐饮等等服务设施。”
“最好能形成一条旅游环线,每个城市都分得一杯羹。”
“最终建设一个集观光,探险,旅行,狩猎,沙滩,垂钓,登山,徒步,疗养,骑行,漂流等等为一体的国际性综合旅游园区。”
光是功能和可玩性,盖伦塔市长就已经很难一次性概括,这也印证了旅游产业在高原北部的前景。
不过,其中观光和狩猎,毫无疑问对外吸引力很强,像东非大裂谷,光是名字就很有噱头。
而东非本身就是大型野生动物的“天堂”,狩猎也就成为了一个十分有吸引力和刺激性的项目。
在东非并没有完全禁止“狩猎”,有不少合法狩猎区,可以在政府许可下,进行狩猎活动。
而且这种合法狩猎区大多分布在东非北部,之所以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也有东非政府扶持北部经济发展的原因。
东非北部的资源和气候,远不如南部,反映在经济上,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