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修好了,乘客们陆续上车,有检票员在,想逃票几乎不可能,除非这检票员犯迷湖了。
但是车子没开走,因为张元林出手修好车子的事儿还没解决。
这不仅是帮司机顺利跑完这一趟,也帮了有急事的乘客一个大忙。
所以很多人都想感谢张元林,有送土特产的,有送钱的,也有实在没东西送感谢的。
张元林笑着一一谢绝,表示举手之劳,无需言谢。
并和当初卸装备一样慢慢的又换上价值不菲的大衣,手套,手表,毡帽等,不徐不疾,举止优雅。
到此刻为止,张元林在秦家三人的心目中,好感度直接拉爆了。
眼看着张元林谢绝了所有人的感谢,司机师傅和检票员商量了一下,然后向张元林发出邀请。
“小师傅,上车吧,你要去哪里,我载你去,不要钱,只要是四九城范围内,我怎么都给你送到,回头我跟单位讲就是。”
公交车就是要开在路上才能赚钱,如果停在半道上一个半小时,再加上修好还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这都是难以估量的损失。
所以,载张元林到目的地去,这事儿就是报上去了也不会受到批评,甚至还有可能受到表扬,因为司机的行为举止能代表单位的精神面貌。
殊不知,张元林等的就是这句话。
倒不是张元林要蹭车,而是他要获得和秦家人交流的机会。
站在大街上搭讪多不好意思,而且都演到这个份上了,当然是等对方主动开口。
于是,张元林惯例客气几句后,指着自己的自行车说道
“司机师傅,我这还有个车呢,会不会太占地方了。”
然后司机主动下了车,抬着绑在了公交车屁股上的一个类似于行李架的杆子上。
“走吧,小师傅,这一车人都得感激您,就是没后面这根杆子,您这自行车也能上,大不了挤一挤呗”
司机倒也是个直爽的性子,听口音就是个地道的四九城人。
虽然论年纪对方要稍大一些,但说话的语气十分尊敬人,说明是打心眼里感激张元林伸出援手。
就这样,张元林合情合理的上了车。
接下来,就到了秦家人表演的时候。
张元林故意上车看了一会儿,像是在寻找合适的位置。
然后秦父站起身来,招呼道
“来,小师傅坐这儿吧,我们的东西少,可以放在身上的。”
如此优秀的年轻小伙儿,错过后悔一辈子,大腿都得拍断。
恰好自己还有个待出嫁的女儿,简直不要太合适
车上都是些岁数大的人,毕竟车票贵,非有要事或经济独立者,哪里舍得花钱坐公交。
所以大家都是明白人,再看到其身旁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儿,基本上就猜了个七七八八。
这一刻,有女儿的家庭都后悔了,早知道能遇到这么一个优秀青年,今个儿怎么也得把自家女儿带出来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座的各位家中有女儿的还真没信心和秦淮茹一较高下。
但凡有的,也就站出来和秦父争一争了,至少能混个脸熟,问清楚家庭住址,后面再找机会续缘分也不是不行。
既然就一个人开口,张元林还选啥呢,当然是盛情难却的坐过去了。
就这样,张元林和秦家人坐在了一块儿,前后两排,四个座位。
秦父和张元林坐一块儿,后面则坐着秦淮茹和秦母。
这阵型就是为了方便母女两个仔细观察的,以此确认这位年轻人是否就是理想中的如意郎君。
虽然这一家子是农村人,可不能真就把他们当二傻子看,这是歧视,搞不好农村人比谁都聪明
可张元林就是要找聪明人,愚昧的,迟钝的,傻愣愣的还不要呢
将来结了婚,张元林总不能哄着媳妇一起骗岳父岳母,都是一家人,迟早得暴露。
所以,找一家子聪明人,说话不费劲,这多好啊
至于这一家子为什么会被贾家骗了去,那只能说城市套路深了。
贾家厚着脸皮明演,好的秀出来,差的藏起来,再配合媒婆不讲媒德把牛吹上天,来个连环套,这谁顶得住啊
也就是张元林坦率了,不玩虚的,直接摊牌,整个四九城都没张元林这么坦诚的小伙子
什么
摊的牌太大,吓到了
别急,好戏还在后头
上车的时候,张元林随口说了一个特别远的地方,这样能拖延时间,别一会儿话还没聊几句就到站了。
接着张元林稳步上前,路过的司机,检票员和乘客们全都笑脸相迎,彷佛在欢迎某领导位临考察。
待恩人落座,司机这才发动车子,缓缓前进,已上车的乘客明显感觉到了车子稳健的多,都不晃了,那些怕晕车的人一脸轻松,不然硬憋一路多难受。
这还得感谢恩人啊,除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