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就是在沪城开了一家顶级的餐厅。
真正通过沪城那样一个大都市窗口,让国内和海外所有人都见识到,他冯正明是怎么把中餐真正做到足够高级。
赣省洪城的那家分店,更多算是一种延伸各地的尝试。
有没有那家分店,对冯正明此时的名声并没有影响。
或者应该说,冯正明赣省洪城的那家分店,纯粹是为了向所有人秀一秀自己肌肉。
让全国各地的厨师同行都看到,他手艺之外更强的是经营和管理。
再接下来就是进京参与两场国宴。
冯正明很好抓住机会,成功在两场国宴上担任好主厨。
算是交上了一份自己进京前最好的一份宣言。
无论是京里的各位,还是厨师同行都已经算是认可他进京。
“这一切流程算是走完了,我现在才算是真正获得了进京的契机,这样的一个契机下,我们再把分店开去京里,受到的排挤会小很多。”
听完丈夫的分析,罗晴真的感觉到京里的勾心斗角还真是不少。
或者应该说,本该是简单的后厨,看起来也是充满了争斗。
冯正明:“把菜做好了,你做的一切都会被别人为你找到合理的解释,如果不能把菜做好,或者是不能把各家店品控管理好。
那么即便是我再如何低调,也还是会被别人找到问题,他们会毫不犹豫对我落井下石。”
听完丈夫这话,罗晴深刻明白了,什么叫打铁还需自身硬。
冯正明的硬气,一方面来自他的手艺,另一方面也来自他的各方面能力。
所谓比拼综合实力,这话还真不是简单说说而已。
但凡冯正明有一方面做的不够好,肯定都会被别人抓住不放。
罗晴:“那你进京了,一定要在两家分店上烤鸭,而且还要上全鸭宴的一些菜,是不是要给京里同行一个下马威”
冯正明笑了:“哈哈哈,这还真不是,相反我那样做是尊重他们。”
罗晴不解:“尊重他们”
冯正明:“对,尊重他们的实力,所以我也会全力以赴。”
罗晴一脸无奈:“你真的觉得,他们会愿意看到你全力以赴”
冯正明:“至少大会堂后厨里的几位都会愿意看到。”
这话让罗晴还真是无法辩驳了。
紧接着冯正明又有一个新的决定。
“回头跟吕重山说一下,这趟进京他跟五哥一起去。”
罗晴有些惊讶:“你让吕重山也去”
吕重山现在多少对冯正明有那么一点点小意见。
原因无他,是冯正明这一次收徒,只收了夏蕙一个正式徒弟,他没有能被冯正明收为正式的徒弟。
吕重山自从当初慕名来找冯正明,并且加入到冯正明青年厨师行列。
他心里一直都是想着,希望可以成为冯正明的徒弟,可以成为冯正明的得力干将。
事实上,冯正明也确实是对他进行了着重的不少培养。
先是让他去德州,正儿八经学习那边大柳面。
之后冯正明通过淮扬菜那边的关系,安排吕重山去淮扬菜那边学习白案功夫。
再然后甚至冯正明让吕重山进了沪城的老洋房餐厅。
给了吕重山极高的待遇,让他主持餐厅后厨里一些点心的制作。
在沪城老洋房餐厅里,不少让顾客很喜欢的小点心,都是吕重山亲手制作的。
甚至冯正明春节放假前,要送出去的一些点心礼盒,里面的很多点心,也都是他和吕重山一起亲手制作。
但吕重山始终觉得,自己在冯正明身边就像是个点心师傅。
这一点让吕重山感到非常的不满。
他更加想要拜师冯正明,成为冯正明正式的徒弟。
这种不满还因为,冯正明在夏蕙之外还收了五个学徒。
让吕重山觉得,自己连五个学徒都不如。
罗晴听丈夫提起吕重山,想起吕重山对不能拜师一点点怨念。
“要不换个人呢吕重山我总觉得,他对你意见很大。”
冯正明:“没事,他会明白我的用心良苦,至于拜师的事情,或许他去了京里,可以找到更好的拜师对象。”
罗晴有些意外:“你的意思是,你真不打算让吕重山拜师”
冯正明:“拜师也不能太功利,老吕啊,他还需要磨练磨练,能正确的看待拜师的事情。”
罗晴突然想到丈夫的用意:“所以其实让吕重山进京,算是你给他的补偿”
冯正明:“对,算是一种补偿,而且京里不少人对面食更加偏爱,所以老吕的手艺进京去,那绝对是可以如鱼得水。”
罗晴还是有些担忧:“吕重山能愿意去吗”
冯正明:“放心,他会愿意去的,他也需要京城的舞台。”
夫妻俩聊着天,前边女儿牵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