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确实是比所有厨师都要强很多。
如果不是冯正明的宣传,可能鲁菜早就已经式微了。
甚至在大量海外其他国家菜式涌入国内,连中餐可能都无法获得如今的地位。
但是因为有了冯正明,有了他的一些宣传。
让很多人开始注意到中华美食的美,也注意到了包括冯正明在内的大厨们。
过去大家追的都是各种明星,冯正明让很多人开始追他这个厨师。
尤其是他获得全国烹饪大赛状元后的高调宣传。
真的是让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中华美食,关注自己当地的一些特色小吃,也是在关注各地很有能力的一些厨师。
过去大厨都是在后厨,即便是被重视,大多数也是被一些大老板看中了,让他们在家里专门为大老板做菜。
可是冯正明把自己包装后,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全民的状元厨师。
通过电视节目、报纸、媒体的各种传播宣扬。
冯正明让全国各地人都认识他,也都知道了厨艺上的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过去大家可能吃菜,并不知道一道好菜究竟好在哪
可是经过了冯正明在电视节目上的拆解美食。
让很多人明白了,原来自己觉得好吃的菜,竟然是那样做出来的
而且也体会到一位厨师要做出一道美食的不易。
见识到厨师的不易,也就很自然能够共情厨师的辛苦。
冯正明的出现,真的是一下子改变了厨师的地位。
曾经很多人都不太能看得起厨师。
尤其是在燕喜楼倒闭前后的时期里,一家酒楼里菜做的不好就是厨师的问题,一家酒楼如果让人满意,大家会觉得是老板会经营。
再加上很多海外的餐厅大批涌入国内,使得很多人都觉得海外那些东西更美味。
国内的各种传统菜系,根本属于跟不上时代,应该被抛弃的东西。
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大量港城的厨师进入各地传授各种港式的烹饪方式。
结果港城厨师在任何地方,都能拿到比其他菜系厨师高出好多倍的工资。
在这样一种风气下,冯正明的横空出世,可以说是在全国大赛上狠狠打了很多人的脸。
而之后,冯正明用他的手艺,在国宴上再次崭露头角。
尤其是他在港城,和海外那位名厨科夫曼之间的比试,更是堪称是确定了鲁菜绝对的地位。
自那之后,冯正明真正成为了中华名厨的代表。
因为冯正明的崛起,带动了鲁菜重新受到重视,让很多鲁菜厨师也跟着沾光。
所以老师傅们很清楚,冯正明的存在,真的是成为鲁菜,乃是国内厨行里最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物。
崔老师傅感慨道:“正明真的是带领我们鲁菜重回巅峰的关键。”
这话获得老师傅们的一致认同,大家真的发自内心觉得冯正明的出现是鲁菜之幸。
冯正明则微笑:“崔师伯你们夸得越来越夸张了,我们鲁菜是这样的经典,是集合了我们几千年传统烹饪的精髓。
我想即便是没有我,将来也是会出现一位一位厉害的厨师,把我们的鲁菜发扬光大。”
稍微停顿,冯正明又看向几位老师傅:“何况还是崔师伯你们,你们才是我们鲁菜真正的基石,有你们在,鲁菜的根骨才不会偏。”
冯正明这么说,让老师傅们也都露出笑容来。
同时爷爷和司徒爷爷也都赞成冯正明的说法。
“还是要有你们这些老师傅坐镇,不会让鲁菜走偏。”
“不错,一个菜系要想传承好,是需要有老师傅坐镇守住传承的。”
连陈泽志也开口:“对啊,师伯、师叔、师父你们才是我们鲁菜真正最宝贵的。”
张爷爷:“哈哈哈,那可不,你们几位真正是鲁菜的泰斗。”
老师傅们被说得面面相觑,接着同时都笑了起来。
“哈哈哈,正明你就别在这跟我们相互夸奖了。”
“就是就是,大家都是为鲁菜传承发展做努力嘛。”
“都在出力,不用非要分出谁出的力大。”
“对,一起努力,让鲁菜更好。”
“只要鲁菜能传承发展好,大家都是有功劳的,不必区分出高低。”
在德州分店里吃了面,回到酒店里住下来后,德州这边厨师协会的人才上门拜访。
宋金升这个会长没有第一时间迎接,来拜访的时候也表现出明显对冯正明的抵触。
这背后的事情,其实大家也都清楚。
见到宋金升,崔老师傅比较直接进行一番告诫。
“小宋你也算是我徒弟,当初跟我学了不少东西,不过有些东西你没有学好,那就是做人,你这个会长做的恨不合格。”
宋金升看向了在场冯正明。
他干脆豁出去:“崔老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