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汇泉楼的客人(2 / 3)

备一些汤菜去用。

清鸡汤则是开餐前准备润口开胃的清汤。

这也是冯正明做出的一些改变。

算是结合了其他菜系的一些东西。

检查过汤,冯正明又检查了一下其他的备料。

对一些不合格的备料指出一些问题。

“这个白菜不行,白菜烧大虾不是用最中心的部分,要用外面一些的部分,这样白菜会有一定的筋骨,烧出来不至于太烂,保留一部分口感。”

听冯正明的话,后厨里年轻厨师是一边记下来一边赶紧重新准备。

看到他们剥白菜,冯正明又提醒:“外面的菜叶子不要丢,留着回头做菜,不能浪费东西。”

接着冯正明检查了一下大虾,也都是比较鲜活的大明虾。

“虾绞的时候,必须要把虾尾的部分留出来,然后这样给绞一平,这样盛盘的时候才会美观,明白了吗”

冯正明甚至亲自指点绞虾的学徒要怎么去绞。

纠正了一些不对的做法。

在检查一番后,冯正明看向大师兄和五师兄。

“大哥和五哥不愧是咱鲁菜的百强名厨,手艺和带徒弟能力都没的说。”

这话让两位师兄顿时都绷不住笑了。

曹志国笑着说:“这小子,挑了一堆毛病,还要拿我们开涮,大师兄是不是要教训教训他”

李辉东:“教训不了,他是主厨,我们百强厨师证书还是他发的呢。”

这话顿时把大家都给逗乐,后厨气氛瞬间就变得轻松。

接下来时间里,冯正明和两位师兄,带着后厨所有人一起备料。

这个过程中,冯正明也展现出他手艺和理解上的很多不同。

并且把很多他在外地交流总结出的经验,全部都毫无保留告诉两位师兄。

李辉东和曹志国听小师弟从外面学回来的经验,也是获得了极大启发。

同时两位师兄也认识到,鲁菜技法上依旧是非常厉害。

但是一些菜品设计上的东西,还有调口的东西,确实是需要多多学习。

因为时代在变化,虽然不能只是单纯一味跟风别人、仿造别人。

却可以吸纳一些优秀的东西,融汇进传统鲁菜中去。

冯正明算是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好。

一个下午的备料。

等到外面天已经黑了,接待的客人才陆续抵达。

在省里的几位领导陪同下,客人还来到后厨参观一番。

大家见到来到后厨的客人,全都是有些激动。

这可能是很多人第一次真正面对面见到领导人。

冯正明领着两位师兄主动上前问候。

客人看到冯正明,笑呵呵主动向他伸出手。

“这是我们的状元。”

冯正明伸出双手和客人握了握手。

“冯正明。”

客人点头:“正明你的手艺是真的很好,你一直为推广鲁菜做了极大的努力,这一切我们都看到了,也都听说了,很好啊。”

冯正明回应:“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作为一名厨师,就是应该把菜做好,让大家可以吃到物美价廉的美食。

当然我作为厨师,也需要为我们厨师争取到一定的尊重。

让更多人认识到一位厨师手艺的重要,理解我们厨师为一道美食所付出的努力。”

“好,好啊。”客人脸上露出欣慰笑容。

“我们的状元就是有状元的眼界,不局限于从顾客出发,也不只是站在厨师的视角。”

客人非常认同冯正明的这番话。

“厨师和客人,并非是对立的双方,而应该是相互成全,厨师拿出好的手艺,让客人吃到物美价廉的美食。

客人给厨师好的反馈,表达出对厨师的尊重,为厨师的好手艺买单,这才是正常的关系。”

冯正明也是恭敬的感谢客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然后客人问:“今晚我们的状元,为我们准备了一些什么菜”

接着冯正明就领着客人们看了一下今晚的菜。

看到今晚的菜原料上并没有多么昂贵。

让客人感到非常好。

“哈哈哈,我们状元不愧是状元,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东西,却又能被状元做成美味的菜,这份手艺值得尊重。”

冯正明也是详细介绍了一下今晚的一些菜。

很清楚表达出,自己对今晚这一桌宴席的设计。

听完不光是京城来的几位客人,连省里陪同的领导们也都很是认可。

没有什么过于哨的东西,也不用那些昂贵的材料。

就是纯粹以手艺,展现出中华美食的那份美。

但是这恰恰是最难做到的。

参观后厨过程中,冯正明还拿出准备好,要做九转大肠的肠头来。

“请尝尝看,这个大肠是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