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的远一点。”他拍了拍李学武的手讲道:“冶金厂在辽东可很多年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都是一家人嘛!”
李学武笑着紧了紧他的手,讲道:“怪不得上次来奉城见到您我就觉得很亲切呢,原来您是我们冶金厂的娘家妈啊——”
“啊?哈哈哈哈哈——”
陆启明骤然听到李学武的话差点笑仰过去,一个劲儿地晃着他的手。
他只知道东北人能整活,没想到李学武这个从京城来的也能这样整景(开玩笑)。
一行人说笑着来到了会客室,从茶几上摆放着的干果茶水就能看得出,这是早就为他的到来而准备的,是真的用了心的。
无论是胡可,还是邀请他来奉城见面的陆启明,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
李学武刚刚说压力大真不是说笑的,这两位也算得上是嘴大胃口大,一般的工业项目还真堵不住他们的嘴,应不得这般的情。
“尝尝,这是咱们辽东的特产。”
一落座,陆启明便示意了李学武手边茶几上的几样干果,笑着客气了几句。
李学武则是认真地点头听了他的介绍,又讲了几句他每次来辽东出差必买的礼物。
“是胡可同志讲,你要来辽东工作。”
几句话的功夫作为寒暄的铺垫已经足够,双方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所以话题推进的很快,这就是开始了今天的主题。
陆启明看着李学武讲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的反应是欣喜的,上一次咱们见面我就觉得你对工业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好的管理思维能力,也有这方面的眼光和判断力。”
“您太客气了,集团和领导的信任。”
李学武笑着点点头,说道:“我对辽东这片土地是有着很深的感情,我奶奶就是三江口人,从小耳濡目染听她讲东北往事。”
“哦,怪不得,我还说呢。”陆启明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说道:“你这东北口音是哪里学的,京城人说这个可不容易学。”
“哈哈哈——”李学武笑着说道:“要不怎么说想来辽东工作呢。”
“我是感受到了这片土地工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努力,还有像您这样尽心尽力的领导,我相信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一定有发展,有未来。”
“我十分认同你这句话。”
陆启明点了点沙发扶手,看了看同在会客室的其他同志,讲道:“辽东的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人民淳朴热情。我们辽东对工业企业始终保持着欢迎和支持的态度,是欢迎像更多红星钢铁集团这样的企业在辽东落户办厂,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那这样看来我们是想到一块去了——”李学武微笑着讲道:“所谓志同道合,方称同志,现在您是我的同志了。”
“你可一直都是我的同志啊,我的同志。”陆启明眼睛亮了亮,笑着讲道:“辽东工业的大局就需要你这样的同志添砖加瓦,我希望你不要有顾虑,有压力,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方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啊。”
“陆主任对我的期待,对红星钢铁集团的期待,我认为是一种动力。”
李学武先是看了陆启明,又看向了胡可讲道:“集团今年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持续推进集团在辽东企业的各项建设,确保工业项目精准落地,巩固企业产业变革发展成效,推进技术变革和产效产能的建设……”
“我们对集团在辽东的工业布局和发展,有关于物流、港口和贸易等息息相关产业的持续投资建设态度是一以贯之的。”
他在同陆启明的谈话中强调,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产业布局是长久的,是符合集团和辽东共同期待的发展利益的,是高效的,是符合现代化工业发展诉求的。
陆启明听的很是认真,尤其是听李学武讲到红星钢铁集团未来几年对辽东工业和贸易工作的展望和目标,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他在回复中表示,辽东和辽东工业会保持欢迎和支持的态度,愿意也会积极帮助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投资建设,愿意邀请更多像红星钢铁集团这样的优秀企业来辽东发展,参与建设,共享时代发展机遇。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李学武向他介绍了今年红星钢铁集团的几个大动作。
首先是红星钢城飞机制造厂将在下半年实现国内首款直升飞机的量产目标,订单量已经积累突破超过500架。
其次是红星钢城汽车制造厂将在下半年筹建轿车工厂,单列流水线,扩大产能。
……
李学武是不是吹牛皮,以陆启明通过胡可对李学武本人,对红星钢铁集团,以及通过其他渠道对钢城工业园区的了解,他能够判断的出来。
这些项目确实有潜力,也能够突破极限,持续扩大产能。
他认可红星钢铁集团,认可李学武的态度来自于红星钢铁集团旗下的各工业企业在技术合作、产业合作以及工人招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责任和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