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做实在人,办实在事(6 / 7)

就为这次文艺表演做准备了,难道还要再花时间准备一个节目?

累不累啊,她好忙的。

-----------------

“李秘书长,期待已久啊——”

胡可相当的给面子,听说李学武要来奉城,竟然带着人来路口接他了。

这可不是他能享受的待遇,李学武下车同他握手寒暄,客气中也带着些许玩笑似的埋怨。

“胡主任,不带您这样的。”

“哎——”胡可笑着歪了歪脑袋,道:“你在京城来辽东是客人,你在钢城来奉城就是自己人了,自己人客气什么呀——”

他拍了拍李学武的手说道:“山海有情,天辽地宁,辽东欢迎有你加入啊。”

“哈哈哈——”李学武晃了晃他的手说道:“你胡主任说话也一套一套的,都给我整不会了。”

他这一嘴的东北话同胡可带来的人一寒暄,大家好像真就对上了暗号,彼此也拉近了距离。

其实李学武说话妹有那么多口音,老太太说话那是纯正的东北味,在京城生活了那么多年依旧是这样。

李学武哥几个受她影响是很正常的,不过毕竟是京城的新生代嘛,儿化音更多一些。

只是到了辽东以后,李学武在同东北人沟通的时候刻意将自己的东北口音加重了。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快速地融入到这个圈子里。

不用怀疑方言帮助你融入某个圈子的能力和魅力,任何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排外现象,这是很正常的,是人的本性。

为啥东北人出外地都会认老乡呢,不是说老乡能帮他多少忙,而是能解思乡之情,更容易得到认同感和安全感。

东北人可能是全国最没有安全感的地区了,因为他们把东三省的人都当做是老乡,这在全国来说还是独一份。

胡可十分认可李学武的口音,听着就觉得亲切,松开他的手以后却又揽住了他的胳膊。

你要说在南方,两个男人,或者一男一女这样拉拉扯扯的会让对方觉得没有分寸,没有距离意识,但在东北是不存在的。

小年轻的会勾肩搭背,这是亲近的一种表现。

你要说搭肩膀,东北人不会觉得什么,你看那些老照片,很多都是搭着肩膀照的。

你要是去锦城这样姿势照相,人家会觉得你是gay。

“我跟你说,老弟,为了你这顿饭,我们可是准备了又准备,一点不唻玄。”

他刚刚还叫李学武“李秘书长”,这会儿拉住李学武的胳膊一起说“悄悄话”却表现的更加感情化,连称呼都变了。

李学武也是点头应声道:“你看我也是招人稀罕,走到哪都有好大哥惦记着。”

他对胡可讲道:“上次来奉城实在是不凑巧,你忙我也忙,匆匆就吃了那顿饭。”

“我这心里一直记着你的邀请呢。”

李学武拍了拍他放在自己胳膊上的手,说道:“尤其是陆副主任那边,我一直都在想着,一定要尽快抽出时间来拜访他。”

“你看,说着了吧——”

在上车前,胡可转头对跟在身边的几人讲道:“咱们出来前陆副主任是不是也是这么说的?”

他回头对李学武真切地讲道:“我真不白呼你,陆副主任也十分地想见见你。”

“你说上一次不凑巧,其实陆副主任也很无奈,他真想抽出时间来见你了。”

胡可亲自帮李学武打开了车门子,请他上了汽车,自己也坐了进去。

李学武是换了汽车的,来的时候乘坐的是自己的伏尔加m24,但在刚刚的寒暄过后,胡可硬是要拉着他上自己的车,两人好在一起说说话。

这倒是很正常的,李学武来做客的时候是有这方面准备的,他就是没想到对方会来路口接他,还是这么远的路口。

他原本计划是先赶到红星奉城机械厂,在那里简单修整一下,然后再去市里。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来接李学武的队伍里就有萧子洪,看来是他被胡可说服了。

一行人站在路口寒暄过后重新上车往市里开,李学武在车上同胡可讲了起来。

胡可是真能说啊,嘴皮子十分的溜。

他给李学武讲道:“你跟李主任来的那次,其实陆主任就特别的欣赏你,这一点我说实话,我真是有点嫉妒你了。”

“陆副主任还琢磨过,想要申请调您来辽东工作呢。”

坐在副驾驶的是陆副主任的秘书,这诚意实在是满满,李学武都不能拒绝了。

要说这秘书说的话是不是真的,李学武不想去猜,只当半真半假地去听就是了。

“陆副主任厚爱,我真是受宠若惊啊。”李学武玩笑着说道:“那今天这顿饭我得仔细一点了,要把酒交真朋友。”

他转头看向胡可说道:“今天咱们一定得好好喝点,上次是于副主任,他太聪明了,说是要殿后,不给我敬酒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