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真是开了眼啊!(5 / 7)

去年从驻京办调回辽东的,对工作交接哪里能不了解。

再看李学武这边,从京城到辽东,接手了好几万人的大摊子,比他现在的工作更有挑战性。

“我跟打电话没别的意思,就是看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来奉城,咱们聚一聚。”

他在电话里又强调道:“年前年后都行啊,陆副主任说等你。”

“哎呀,这可真是盛情难却了。”李学武感慨着说道:“帮我跟陆副主任说声对不起,再说声谢谢。”

“这样吧。”李学武看了看桌面玻璃压着的日历说道:“年前我要是能去上就给您打电话,要是去不上,那年后从京城回来我一定到奉城拜访您二位。”

“那就这么说定了。”胡可在电话里讲道:“陆副主任让我说给你,到了辽东就是到自己家了,有什么困难千万别客气,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我也是这么个意思,辽东工业就是要齐心协力,你来辽东发展,我们万万没有站着看热闹的道理。”

他最后讲道:“行了,就这么点事,等你忙完这一阵咱们再好好聊聊。”

这也是个人精,只不过豪爽和义气遮掩了那份精明与市侩。辽东工业一把,是一般人能见得着的吗?

更别说这般嘘寒问暖,拍胸脯称兄道弟了。李学武要还是红星厂保卫科的一名干事,人家知道他是谁啊。

不过职场就是这样,三分真心掺着七分假意,互相理解最适合不过了。你要耍尽聪明,没人会跟你玩客套,你要太实诚,人家会当你是傻哔。

你看胡可说的这么客气,还不是看上他的身份地位了,辽东工业企业一把多了,有几个能吃他的请啊,还把辽东主管工业的陆副主任搬出来了。

红星钢铁集团的影响力能辐射到整个渤海湾,甚至在多个内陆城市有深远的影响力。要不是有这份发展实力,辽东工业会拿他当瓣蒜?

一下子在营城投资了八千万建港务贸易区,甚至比滨城现在的港口还要先进,规模更大。

红星钢铁集团在钢城投资也超过了一千万,在奉城和其他几个城市多有投资。

这么说吧,胡可要想在辽东打开工业发展这扇大门,不是没有其他途径,但用红星钢铁集团这把钥匙是最容易,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

他不虚着李学武虚着谁?

李学武在前阶段竞争辽东工业领导小组组长位置的时候,胡可是什么时候去摇旗呐喊的?

没错,刚刚决出胜负。

很明显的,这老兄一直安排人盯着集团那边的动静,就等着尘埃落定之时攀交情了。

他才是一点亏都不吃呢。

李学武没必要给他面子,可也不会恶了这层关系,看人下菜碟这种事他也喜欢干。

政治上要没有先见之明和绝对把握,谁敢炒冷灶,所以谁都别嫌弃谁。

李学武之所以留出时间,就是不想表现的太积极了。说白了,辽东需要红星钢铁集团的工业投资和技术影响。真能以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打造一条工业巨舰,那搁谁身上都是十分愿意的。

红星钢铁集团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要管理有管理,重要的是他们更有发展潜力。

轻重工业混合发展,打通上下游壁垒,完成钢铁企业向相关领域蔓延发展,这是妥妥的大企业啊。

一旦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运营起来,必然会带动其他工业企业在技术革新、生产变革、管理换代等方向实现新时期重大突破。

这个时候辽东就需要一只领头羊,跑的越快越好,就像辽西的一七厂那样。

现在看来,红星钢铁集团比一七厂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更符合辽东的工业发展脉搏。

所以现在看是合则两利的局面,李学武在辽东就如胡可所说的那样,一定会顺风顺水。无论是谁在那个位置上,都会保证这只下金蛋的鸡不受影响。

要怎么才能掌握这只下金蛋的鸡,是李学武当前最紧要的工作,也是他最需要达成的目标。

——

“那位还在看资料?”

杨叔兴从走廊路过,见尹忠耀的办公室里就他自己,瞅了一眼李学武办公室的方向,这便进了屋。

尹忠耀抬起头见是他,笑着从办公桌后面起身,端着茶杯说道:“刚刚到任嘛,不都这样。”

“快一周了吧?”杨叔兴从茶柜里自己找了茶杯,借了尹忠耀的茶叶自己动手泡了一杯。“该不会是要写什么长篇大论,震我们一下子吧。”

他好笑地端着茶杯走到沙发边上坐下,别有意味地说道:“咱们这位领导可是集团第一笔杆子呢。”

“长篇大论我都不怕。”尹忠耀给自己的茶杯里续了热水也来到沙发边上坐下,慢饮了一口,这才淡淡地说道:“我就怕他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啊。”

“憋了这么久,一定是有什么目的。”杨叔兴一脸笃定地讲道:“我是怕他打脑袋后头过来啊。”

“怕有什么用。”尹忠耀满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