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继往开来(6 / 7)

样又觉得憋得慌。

李学武精益求精没有问题,可问题的本质还是钱多了没烧完,他不着急。

没错,坦途项目不仅仅是红星钢铁集团自己投资,还有东城信用社的股份。

信用社砸里的钱没用完,李学武哪里肯轻易让坦途上市,去跟212硬碰硬。

看李学武现在这意思,坦途上市以后不是硬碰212,而是要彻底地碾压对方。

只要坦途这个明牌的项目不落地,那京汽悬着的心就放不下,这212就得不断进步。

钢城汽车制造厂怕京汽进步吗?

怎么可能呢,现在国内的汽车工业想要完成现代化改扩建,有谁能离得开他们。

很简单一个道理,国外能买到的流水线技术,红星钢铁集团也能买得到。

管理更贴近和符合国内的情况,技术也有一定的实践保障,这钱红星钢铁集团是赚定了,耶稣来了也不好使。

“再等等,三厢轿车还没落地呢。”

李怀德也是这个意思,他早把坦途项目和无人机项目搁在一起比对了。哪怕三年五年的上不了线也没关系,反正烧的不是自己的钱,怕什么。

“白羊座也快,设计组那边给出的方案我看了,挺符合我审美观的。”

董文学笑了笑,示意了李学武说道:“接下来你多盯着点吧,快则一年,慢也不会超过三年,这白羊座一定能上线生产。”

“真要能像客车项目就好了——”

老李睁开要睡着的眼睛,坐直了身子,端起茶杯讲道:“去年客车项目已经实现盈亏平衡了,今年看样子能实现盈利了。”

“鸿途客车发展越来越好了,上个月交付了6台,其中1台还是津门水产订走的。”

董文学看向李学武问道:“津门水产那边怎么样,对外合作方不方便?”

“还在等那边的消息。”李学武看向李怀德,问道:“李主任,韩主任那边有没有什么意向,要不让点股份给他们?”

“暂时不需要,再抻抻。”李怀德喝了一口温茶讲道:“这么给太便宜他们了。”

“兵工发展的怎么样?”

谷维洁绕过这个话题,看向董文学问道:“去年就属兵工销售额完成的最好。”

“集团的聚宝盆嘛——”

董文学笑了笑,看向李怀德讲道:“年底了,我都有点想阿特他们了。”

“今年他们不用来了,手续在港城就能办。”李怀德放下茶杯,咧咧嘴地讲道:“这生意来钱是快,可钱到手里我这心也突突的。”

“呵呵呵——”李学武端着茶杯正要喝茶,听他这么说,不由得开玩笑道:“许是您这心里还有一把机关枪正开着火呢。”

“嗯?哈哈哈——”

李怀德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颇觉得好笑,便也大笑出声。

董文学和谷维洁对视了一眼,心里想着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兵工发展,本来就是讳莫如深的话题,李学武来钢城也有一番目的。谷维洁这么直白地点出来,到底是提醒还是别有深意。

李学武低头喝着热茶,并没有在意他们的表情,这都不重要。

在港城卖“五金”的又不是他,而是姬卫东那混蛋,有伤天合关他什么事。

这小子实在是大胆,上一次闻三出事以后便彻底翻脸,吉城山上下来的那些人,人手一把“五金”,一言不合就开干。

港城只是弹丸之地,本地的帮派哪里受得了这种待遇,纷纷退避三舍。

你说姬卫东抄家货犯忌讳了?

其实他聪明着呢,这一次直接搞了个保全公司,拿到了合法证明。

只是他这个保全公司正经不正经就不知道了,反正岸上的业务一个都没接过,公司里却养着一群有名字见不着活人的好员工。

“联合储蓄银行那边还行,是吧?”

董文学低头想了一下,看向李学武问道:“我看他们在辽东发展的不是很好,是不是有什么顾虑,你回头跟辽东那边沟通一下,要是能展开还是提前一点的好。”

“嗯,不是顾虑,是没钱了。”

李学武笑了笑,看向对面的李主任,解释道:“年底上面来了两拨审计。”

“什么意思?”董文学微微挑眉,看了看李学武,又看了看李怀德。

李怀德微微摇头,自信地讲道:“没事,就是怕出错误,搂搂家底儿。”

“联合储蓄银行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已经在12个城市建立分行,目前已有70多个网点,算得上发展迅速了。”

李学武介绍道:“之所以暂缓经营辽东,还是受集团这边的影响。”

他话没说太清楚,可意思已经到位了,董文学不着痕迹地看了眼老李,没再说什么。

他还能说什么,要不是老李一意孤行,非要在李学武来辽东这件事上找平衡,这后半年能出这么多乱子嘛。

这一次李怀德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