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1 / 2)

找到了那个照顾过李氏十年之久的宫人。

那宫人承认偷换了孩子 ,却直接服毒自尽也不肯说出换的是哪一个。

惠嫔满头大汗,嬷嬷进来瞧见后,又连忙绞干帕子替她擦脸。

“您莫不是又梦见了”

惠嫔挥开手,让嬷嬷去拿经书来。

她兀自念了半个时辰,人才渐渐平静下来。

“我不会错。”

惠嫔渐渐吐出一口气。

李氏敢让她亲手害死自己的孩子,那她就绝不会让李氏那个贱人的儿子舒舒服服地活在这个世上。

甚至,还要踩着她两个儿的尸骨登基为皇。

惠嫔继续认真拿起绣线一刻都不肯停歇。

哪怕戳破了手指,也若无其事地将血液按在猩红喜庆的面料上,一丝不苟地继续绣完这件祝寿贺礼。

在太上皇寿宴当天。

太上皇询问了织雾的下落,听闻她被寻回来,在太子府里和曲医女一道调养。

老人家心底搁下这桩心事后,心情更是大好。

当天宫中热闹,惠嫔即便伤口未愈,也仍旧饮了好些酒水。

人人都轮流为太上皇献礼道喜,待轮到惠嫔也当众献上贺礼后,她却不像旁人那样回到自己坐席上,而是忽然跪下。

太上皇见状,面上笑容收敛些许,问她“惠嫔,你这是做什么”

惠嫔说“嫔妾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嫔妾发现,太子并非嫔妾的孩子。”

惠嫔伤口没好,熬夜做刺绣脸色更是苍白憔悴,看起来完全像是一个无法接受打击的母亲。

惠嫔逐字逐句道“我的孩子,在当年坠落马车遗落民间时,就已经死了。”

这个从民间找回来的太子,是假的。

宴席霎时寂然。

在许久之后便陷入不可思议的哗然当中

天黑下来后,太上皇的紫桓宫中再没有其他人在。

太上皇看着眼前面色不变的太子,缓缓说道“这件事我可以替你摆平。”

“不过”

“太子能否给惠嫔一条活路”

孝道为晏朝开朝来便最为推崇之事,更别说先前便有过天子对母亲不够用心被拉下皇位之例。

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后,太子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只有奉养惠嫔平安到老,才可以止住其他的揣测和争端。

这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即便受到少许非议,也无损太子登基皇位。

可晏殷从始至终都不曾改变过心意,在太上皇的话音落下后,便缓缓给出了一如既往的答案。

“我做不到。”

太上皇脸色一变,险些被他气个仰倒,“你”

晏殷的答案在这关口,无疑是为他自己选择了另外一条更为艰辛的路。

吴德贵见状赶忙上前搀扶,哪里不清楚太子这答案无疑是摆明了说除掉惠嫔的事情,他势在必行。

良久之后,太上皇才像是认命一般,叹了口气,“好好好”

“既然你这样选择,应当也是早就做好了准备。”

太上皇背过身去,在看不见太子的角度才堪堪松口,“我只给你一个月。”

这一个月,太子需要受尽折磨,吃尽苦头。

哪怕是靠演戏,也要让所有臣子都看见他因为惠嫔的陷害承受了多少屈辱。

那些被列为孝子贤孙的古例不正是如此

父母万般歹毒要孩子死,当孩子的就主动顺着对方的意思被冤枉、被陷害、或是主动顺其意求死,反倒成了孝顺例子中的佼佼者。

所有人都记住了孩子的孝义,谁又记得那母亲事后活了几日

太上皇会下旨剥去太子的储君之位,让他介于庶民与废太子之间的微妙身份,着人调查 。

太子为此受到的不公待遇越多,到日后,惠嫔被揭发罪证的时候,便会愈令人憎恶她。

表面上没有人知晓太上皇私底下与太子一番足以掀起惊涛骇浪的对话。

只是第二日,向来偏爱太子的太上皇好似骤然铁血无情,直接剥夺了太子的储君之位,更像是默认了惠嫔的话。

“怎么可以这样”

“竟调查都不调查一番,就直接夺了太子殿下的储君之位”

“太子殿下付出了多少,以他之才能便不是太子身份,他的帝王之能登基皇位也绰绰有余啊”

满朝上下原本的怀疑都被为太子叫屈的声音所掩盖。

但这还远远不够。

太上皇知道人心,也更清楚人性。

太子若不遭受到折辱,惠嫔身为他的母亲,也就没有必死无疑的理由。

太子府里风平浪静,也许是事前得到过交代,太子府也并没有受到任何风波。

府里的人只要自己不胡乱跑出,足以在这期间始终平安无碍。

可曲晚瑶却在得知后,仓促间找到了织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