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马季下了个蛋(求订阅、月票)(3 / 4)

操作。

现在也就是炼制普通钢材,秦军也就不会特意有针对性的检测矿石的情况。

所以做起来就显得比较简单,而这完全是因为他经验丰富。

如果换个人来做,这么做能不能达到好的结果,那就只有天知道。

经过两三天的忙碌,他们建起来一座微型焦化厂,又弄了一个精矿冶炼厂。

最后才在秦军亲自建起的小高炉之中,精炼出一炉普通钢。

有了时间缓冲,还有人帮着制作模具,现在可以浇筑的工件就比较多。

接下来就是特意培训的一批浇铸工人,他们需要小心翼翼的接取钢水,再浇铸入模具之内。

浇铸完成,稍微等一会儿,就要在模具师傅的指导之下脱模。

这个需要掌握时间,不能时间太长,也不能时间太短,一般是趁热脱模。

有老师傅帮忙,这一切都做的十分顺利。

铸造出大批工件,接下来就要开始精加工这些工件,接着开始组装。

这些都需要培训合格的工人,而幸亏有玉爱国大力支持。

要不然,只是培训合格的工人,都最少需要三个月。

玉爱国得到刘长志提醒,最近经常跑县城。

反正现在县城提前退休闲赋在家的老工人很多,他们之前天天上班,现在猛然间闲下来,还感觉不太好受。

所以被他拜访过后,很多老技术工人,都来到秦军他们厂上班。

比如机械加工成的老工人,就被他找来十多人。

虽然技术并不是多么高,但是怎么也有四五级工的水平。

这种等级的床工,已经可以很好的帮助秦军达成目标。

可惜,他现在就只有一台改床出来的铣床,再加上一台空气锻锤。

要不然,他这些十来名床工,还真能发挥大作用。

没有机器,就只能人停机器不停,这样日夜不停赶工,最终才又凑出来三十多台打麦机。

现在对于秦军来说,打麦机并不重要,他看中的是钢材生产线。

这几天,他又垒起来一座稍微大点的高炉,一次能出钢水五六十吨。

这么大的产量,熔炼一次,必然要全部做成钢胚,接着轧制成型钢。

而这,就需要他制造一套轧钢生产线。

而就算是最简单的轧钢生产线,让他从零做起,也是个麻烦事。

最主要的是,机床不够用。

这一天,秦军正忙的昏天黑地,玉爱国让人通知,让他下午去一趟公社。

骑上了他自造的自行车,向着公社而去。

这次来公社,他不止是想要解决机床的问题,还想要买只手表。

这没个手表,实在是太麻烦了。

除此之外,他还想要跟玉爱国商量一下,他那一百多万到底要怎么用。

之前他是钻了牛角尖,认为不交税,上面政策不明确,最好不要用。

其实,不能自己用,还不能用来办厂

只要不把钱弄到自己的私人账户,用来享受生活,以后能有什么麻烦

就比如之前,砖瓦窑厂欠工人工资,那就可以取出那笔钱,直接开工资。

就算之后有人找后账,还能拿他怎么样

就是有了这种想法,秦军想着这笔钱语气放在银行,还真不如换成机器。

一百万,可以建设一家好点的机械加工厂了吧

这个时代,十八罗汉应该起步了吧

从五十年代国家就开始重点支持他们,现在已经三十年了,他们研究的数控机床,也应该能用了吧

数控机床好像并不稀奇,因为国内第一台数控机床,好像是在五八年研究出来的。

而只要混机床行业的,都应该知道十八罗汉,秦军自然也不能例外。

就是不知道,这个时代,私人,或者说小集体企业,可不可以买到十八罗汉的数控机床。

如果买不到,普通机床也可以啊

秦军是真不挑,因为他自己可以改。

就是不知道,现在国内数控芯片的技术怎么样。

要真不行,就只能通过关系,去香江那边采购芯片,自己做了。

现在这个时代,通过香江买一些芯片真不难。

毕竟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在通过香江购买芯片。

只不过,很多人都是不务正业,买来芯片都用来做游戏机了。

当然,也有一大部分流入了国内各大研究所。

但是相比那些不务正业的人来说,这只是一小部分。

秦军家距离公社也不过四五公里路,现在的村道弯弯曲曲,让道路延长。

就算是这样,也不过十几里路,速度快点也就十来分钟就能到。

来到公社街道,秦军看着周围的情况。

这个时间已经到下班的点,也不知道玉爱国怎么想的,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