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简单的令人发指(3 / 4)

是晾晒、交公粮。

接下来还要铲除麦茬,接着就是种玉米。

反正这一段时间,是一刻不得闲。

“我看这麦子可以收了,就算天能收完,也要提前一些。”

“对,不提前不行,万一变天就麻烦了。”

“嗯,这是经验,小伙子,你们队长呢”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把秦军说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应该在家具厂,我带你们去看看”秦军道。

“家具厂嗯,这个也属于建筑行业,盖了房子,可不得有家具嘛”

一名后面的领导,看到前面的大领导脸色变了,立即笑着道。

秦军也开口道“收麦子不用担心,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到时候用不了一天就可以收完。”

“咦这说的有点浮夸啊”

“小伙子,我们现在讲究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事实,这个要不得,是要吃大亏滴”

秦军一愣,这就浮夸了

“要不然,我带你们去公社看看我们公社领导早就准备好,收麦子不是问题。”

“你应该看出来,我们是从上面下来的,就是想要看看农村的真实情况。”

既然领导这么说,秦军还能说什么。

领着一行人,穿过麦田,来到村子南边。

这边盖房子的人,又已经开工。

每家每户盖房子,怎么不得有七八个人,多的得有十来个。

这里可是一下子铺开了二十几栋房子,所以过来一看,立即感觉热闹非凡。

“你们这不对啊”

“该收麦子的时候,都在盖房子”

“这恐怕就是放开建筑业的恶果”

“不要说的这么肯定,建筑行业放开的好处也有,要不然哪里会有这么多人家盖房子”

“对,我可是听说,最近城里可是沾了不少光。”

“这个我最清楚,随着一大批青年回城,城里住房也在吃紧。”

“所以,城里也在大搞建设,改善住房条件。”

“他们这里的石灰窑厂、砖瓦厂都十分出名。”

靠近那一片新住房,最前面的大领导停下脚步。

“这是好处,但是坏处也在显现。”

“盖房子的社员多,说明他们都赚到钱了,生活变好了。”

“可是,不能为了做生意,就不管不顾,土地、粮食才是根本。”

“粮食种了,却收不上来,五八年的事情,五九年显现,你们都忘了”

说到这里,领导的语气已经十分严厉。

本来还十分轻松的一群人,立即变得十分严肃。

秦军一看,事情有点不对“我们最有发言权。”

秦军一开口,打破了现场的沉默。

“你说你们自己的肚子,自己都不珍惜吗”大领导还是十分严肃。

秦军可一点没害怕,他直接道“我当然珍惜,为了吃饱肚子,我们什么都肯干,敢干”

“去烧砖瓦,就可以吃饱肚子”

“粮食收不上来,有再多钱有什么用”

说到这里,领导的语气,已经变得更加严厉。

秦军也收起笑容,脸色变得有点冷。

“粮食很重要,我们会收”

“我早就说过,已经准备好,只要开始,用不了一天就会收完。”

眼看领导变了脸色,这是没有受到过别人驳斥

秦军可不惯着,再说,他这也不算得罪人,他就是讲究个实事求是。

至于割麦机、打麦机什么的,他就是不说。

“看,那边就是我们村子的砖瓦窑”

“就是冒烟的那地方,一座窑,一天能赚三四千块钱。”

“刚才这位同志已经说过,莪们村子就只有三百多口人。”

“这是什么概念”

“每天三千多块钱的纯收入,当然,这是没有缴税之前的收入。”

“就算缴税过后,我们平均每个人每天也能赚四块钱。”

“一个月下来,每个人平均一百二。”

“你们不是喜欢平均吗我们小队一个不满月的娃娃,平均每个月也有一百二十元的收入。”

说到这里,秦军停下不说,搞工业的好处,肉眼可见。

所有领导全都看着秦军,这么一个小队,就搞了一个砖瓦窑,就能赚这么多钱

他们怎么就不信呢

“走,去砖瓦窑看看”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几个傻子,所以他们都很清楚。

如果真有这么多的收入,还要什么麦子啊

国内生产麦子的地方多了,真不多他们一个小队,甚至是一个公社。

当然,问题也有,如果市场经济全面放开,那还有没有人种粮食

这个问题,始终沉甸甸的压在几个领导的心间。

如果秦军知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