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朱元璋的气魄:打碎重来!剑指江南(2 / 5)

儿,他这个太祖爷的,还是要多给他们说一说,对他们言传身教。

毕竟明末时空,他也不能多待,一年之后还要离去。

今后这里还要交到他们手上。

不把他们给培养起来,这个时候自己等人再辛苦,那只怕在今后,也容易被他们把打起来的大好局面,弄得一塌糊涂。

朱元璋想了一下,便开口道“不能派大军前去。

这个事儿,要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要抢在北平城内所发生的事,以及咱们这里所做的事没有传开之前。

打那左良玉一个措手不及。

在他没有警惕的情况下,将其给快速拿下,斩刀乱麻。

越快越好。

这个时候,咱们这里派兵马前去有什么用

一来大军行动,要有各种的事情要做。

最起码需要三天时间准备,才能让大军开拔,前去支援。

二来则是,大军想要产生威慑的作用,人数少了还不行,最起码得两万往上。

这两万往上的大军行军,和老四那边带着少量的人行军,完全是两个概念。

速度上面,没有可比性。

等到这边派遣的兵马前去,黄菜都凉了。

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也不可能让老四停下来,等着后续的大军。

老四带着后续的这么多兵马前去,左良玉那边必然会警觉。

那家伙能混到这种程度,也是个老奸巨猾之辈。

又拥有这么多兵马,一旦心生警觉,做出一些准备来,再想要轻易的将其给拿下,那是不可能的。

免不了便会一场大战

别管怎么操作,对于咱们大明而言都不好。

而且,真按照这种速度行军,只怕还不等老四见到那左良玉,左良玉那里就已经先一步,得知了北平城那里的消息。

以及高杰,刘泽清,刘良佐等人的下场。

在这种情况下,那事情才是真糟糕”

听了朱元璋的这番话后,崇祯这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居然是这样的

而原本就对于太祖爷,派遣成祖爷前去收拾左良玉,有一些自己看法的皇太子朱慈烺,在听到了朱元璋的这一番解释之后。

也明白了很多。

暗自将其记下,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跟在太祖高皇帝身边,只要用心,时时刻刻都能学到新东西

朱元璋带着人朝着南京城而去。

耿炳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这三人,以及他们所带领的兵马,并没有跟着朱元璋行动。

他们带着兵马,按照朱元璋之前作出的部署,在徐州等地进行布防。

一来收拢百姓,安稳人心。

二来则是在那里建立起坚固的方向,防止今后鞑子南下。

也为今后他这边带兵出击,再杀回北平城去做准备。

原本朱元璋的考虑,是让蓝玉也带着兵马在这里防御的。

但是经过了一番思索后,还是决定让耿炳文接替蓝玉,在那里布防。

主要是耿炳文,论起冲锋陷阵,或许没有那么出彩,可打起防御战来,那可当真是一套一套的。

他这样的人材,自然是要用到刀刃上。

让他在前方构建防线,再合适不过而。

蓝玉骁勇善战,是员杀伤力十足的大将

最为关键的是,蓝玉为人张狂,心狠手辣,对待敌人手段酷烈。

如今的江南地区,看起来是歌舞升平,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歌舞升平的表面之下,隐藏着的是各项税收,诸多利益都被士绅所瓜分

各方利益盘根错节

自己带人南下,那必然是要和这些人碰上一碰的。

不和他们碰一碰,接下来朝廷的钱粮,以及兵员从哪里来

不和他们碰一碰,这些人依旧高高在上,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和权力。

宛若吸血虫一样趴在大明身上,源源不断的吸血。

既然是碰一碰,那必然是要流血了

在一些时候,甚至于要杀的血流成河,人头滚滚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把蓝玉这样的一个存在,调往南方去再合适不过

让耿秉文做一些事儿,他或许还会心有不忍。

可蓝玉,那绝对不用担心

杀再多一些蓝玉都无所谓。

今后出现这种碰撞是一定的。

等到朱元璋带着崇祯来到南京,暂时稳住局面后,不少事情都会开始。

这些事儿必须要做,不做根本不行。

江南,或者说是整个大明的利益,都被士绅给瓜分了个七七八八。

根本就没有给朝廷留下什么汤水。

而朝廷做的很多事,都需要有钱才能行。

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