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到朱元璋的问题之后,朝臣们显得挺意外。
继而很多人都跃跃欲试起来。
毕竟这个问题听起来还是很简单的。
只要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能想出至少三四个办法来。
很快便有人开口说了起来。
你说一个对策,我说一个办法。
不一会儿就提出来了五六个。
洪武朝上的朝堂,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听着众人在这里说对策。
并不对他们说出来的对策,进行评价。
只是不时的点点头。
如此过了一阵后,朝堂上逐渐安静的下来。
因为基本上能说的对策,都已经说完了。
朱元璋望着众人道“还有吗”
朝堂上为之沉默。
等了一会儿后,才有之前一直不曾开口的人,心里面带着一些得意越众而出,对于朱元璋行李。
在众人的注目之下,说出他的办法来。
结果自以为绝妙的办法说出来后,朱元璋也只是反应平平。
如同之前其余人说对策时,一样的反应。
点了点头,然后接着问还有没有。
这种反应,让站出来说对策的人心里,多少有些不太好受。
觉得朱元璋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却也不敢多言。
接下来又陆续有几人走出来,说出了他们的办法。
而朱元璋的反应还是那样,没有说认可,也没有说不行。
只是问还有没有。
如此过了一阵之后,朝堂之上彻底没音了。
朱元璋叹口气道“恁诸位所说的办法,咱听起来有不少都挺不错。
用在西南那边,确实可以。
但在咱看来,想要彻底的解决西南那边的问题,仅靠着这些,还是有些不太够。
缺乏一种一击致命的那种办法。
恁诸位,接下来都好好的想想。
咱给你们三天的时间集思广益。
三天之后,再将所想的办法都给咱呈上来。
让咱过目。
今日所说的这些,便不必再多言。
咱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哪个能想出来,咱必然会有赏。”
听到朱元璋的话后,众人纷纷应了下来,都把这个事儿放在了心里。
洪武朝武贵文轻。
他们文官们露脸的时候不多。
这次看起来是个难得的机会。
谁若是能想出不错的办法来,从今日陛下的反应来看,只怕能被青眼相加。
能被皇帝青眼相加,那接下来自然而然就是平步青云
这是很多人,做梦都想要得到的机会。
退了朝之后,很多人便开始绞尽脑汁的去想。
而有的人则更加聪明,直接向一些有见识的人去请教去了。
都想在这个事情上拔得头筹
“父皇,你说他们能想出来好的办法吗”
武英殿里,朱标望着朱元璋询问。
带着一些不太确认。
朱元璋道“咱也不太清楚。
不过说不定也有意外之喜。
不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吗
让他们多想想,说不定就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朱标点了点头,表示对朱元璋话的认可。
随后又道“父皇,要不就这个事儿问问二妹夫看看他有没有好的办法”
万事不决问韩成。
朱标又一次把韩成给搬了出来。
朱元璋想了一下摇头“再等等吧,韩成现在,正在那里弄红衣大炮。
这事更重要。
还是先别去打扰他。
那让他先抓紧时间,把红衣大炮给造出来,装到船上去。
咱现在是快要穷疯了。
看着海外都是金山银山,遍地的钱。
可它娘的,因为那些狗东西在外面盘踞,挡了咱的财路。
咱心里是真难受。
只恨不得立刻就将这些狗东西都给宰了
听了朱元璋如此说,朱标便也暂时打消了,前去询问韩成的念头。
觉得自己父皇说的倒也对。
能够混到上早朝资格的官员,那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应天府城这里,又汇集了多少大明的有识之士
这事儿让他们集思广益,说不定还真的能想出不错的办法。
如此想着,朱标倒是想起了诚意伯刘伯温。
如果诚意伯还在的话,这事儿问他,或许也能得到一个不错的答案。
可惜,他已经去世好多年了
兵杖局。
韩成和工匠们,正在这里忙碌着造红衣大炮。
万户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