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
你若让他做做学问,读读书什么的还行。
而是静静的等着韩成接下来的话。
马皇后忍不住出声提醒。
让考中的人先去做吏员,虽是把房顶给掀了,但相对于把整个房子都给拆了而言,还是要好的太多。
做着不切实际的梦。
这个时代,官吏之间身份差距非常大,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得到一点好处之后,就想得到更多,最是贪得无厌。
听到朱元璋难道说出这些话,韩成忍不住的对着朱元璋竖起大拇指,点了一个赞。
反而还觉得韩成考虑的,确实很周到。
剩下的便是蝇营狗苟。
随后反应过来“就是你说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这是韩非当初说过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
听到韩成这话,朱元璋显得更加的迷惑。
但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东西。
到韩成的话,不论是处在亢奋中的朱元璋,还是惊叹之中的马皇。
你就不能给他们好脸子看。
韩成点头应和。
临时性的办法,没办法长久。
对,韩成说的东西就是字典。
当下便也把自己那伸出去了一多半的筷子,又给缩了回来。
梦想着可以和在明朝一样。
“韩成,你的这个提法,要是让一些胆子小的皇帝听着,肯定会视你为洪水猛兽。
在考中有了官职之后,许多人就松懈下来,觉得可高枕无忧。
一步步从底层做上去。
也可以说,是朝廷派下去来监督下面众多胥吏们干活的。
都可以正常的进行下去。
这些人成不了大事
实际上,这就他们把他们自己看得太重了,拎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了。
朱元璋闻言,不由的一喜,忙望着韩成询问,他所说的办法是什么。
和他们之间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如此过了一阵儿之后,他望着韩成道
“你这小子,刚才的时候还对咱说,担心咱推行简化字,推行拼音,会令得诸多的文官,还有读书人大力反抗。
韩成的这个办法,一下子让朱元璋茅塞顿开,看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朝廷政令的传达,以及各种的税收,具体政务,其实都不是这些人在做。
还能通过这样的办法,尽可能的改掉这些人眼高于顶,自命不凡的臭毛病。
咱记得,他好像还把字给归结了成了几个部分。”
还真有办法
“咱怕武将造反,怕大规模的百姓们造反,但却一点儿都不怕这些读书人们闹事造反。
朱元璋又一次转头,望向朱允熥如此交代。
而朱元璋,在听到韩成所说的这一番话之后,明显是愣了愣。
让许多人都以执行朱元璋的政令,感到为耻。
韩成你说在这种情况下,咱会怕这些人反对吗
会怕这些人在那里唧唧歪歪吗
他们很多人就不会闹腾的太厉害。
在天下间的影响也足够强。
不过这东西,在他上了初中之后,就不再怎么用了。
少了它还真办不成事儿
咱不是说所有人,而是说整体上就是如此。
“只不过在我们后世,已经是习惯性的把相关书籍,给叫成字典了。”
觉得有了这拼音,还有简化字,便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进行推广。
毕竟这天下之间的读书人太多,而科考关系又大,牵动着许多人的心神。
对于朱元璋所说的这话,韩成倒是很认同。
存在的时间又长,早就已经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然后把能力突出之人,一步步的往上面选拔。
而朱元璋这个时候,也恢复了正经。
可偏偏是许多人,真的没有能耐,反而一个个眼高于顶。
红黄相间的封面,给他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印象。
只不过开科举之后,岳父大人这里,给他们的任命,需要有所改变。
朱允熥用力点头,表示自己肯定会好好学的。
但朱元璋却知道,这办法终究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不可能会一直这样的推行下去。
没有明白自己真正的意思。
今后真有能力一步步的爬上去,居于庙堂之上,身兼要职,那也懂得民间疾苦。
谁动了他,谁就要为千夫所指,将会被文坛骂成狗屎
但他们最终的结果,却是被惹毛了的朱元璋,直接让他们永远闭了嘴。
原本不知道韩成所说的,更为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朱元璋心里面还多少有些不太服气。
韩成道“岳父大人,我刚才不是已经给你说了吗。”
对于胥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