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以及后面发展工业化的各种优势,说给你们知道。
也需要让你们认识到,它们可能会带来的一些不良的后果。”
韩成这话说的很实诚。
朱元璋闻言,再次哼哼了一声道“算你小子有点良心,眼光也好的没话说,没有看错人。”
说这些话的时候,朱元璋心里还是挺得意的。
毕竟韩成这小子,很多时候嘴里都没有太好的话。
此时能从他口中听到这些,实属有些难得。
得意之后,朱元璋望向韩成“你说咱主动让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让上层建筑去适应经济基础。
从而推动它们的发展。
是不是也属于逆炼屠龙术了”
韩成笑着点头的“确实属于逆练屠龙术
这就叫做弄明白事情发展的规律,再按照这个规律去行事,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事物发展。
今后的大明,若是能够一直往下传承下去,华夏变得更加伟大,陛下今日之决定,在其中绝对居功至伟
岳父大人的子孙后代,如果也能够有陛下的这份心胸气魄,还有相应的手段。
能够如同陛下这般逆练屠龙术,那么他们必然能够长久的存在。
哪怕是帝制消失,也一样可以拥有话语权。
依然可以引导着这片大地上的人,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获得更为远大的前途”
“哈哈哈哈”
听到韩成如此说,朱元璋又一次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只觉得心情是前所未有的畅快
大殿之中,又一次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此番交谈,对于朱元璋和朱标而言,收获巨大
通过韩成这个来自于未来的人,他们知道了社会发展规律这个屠龙术。
这是一门他们之前,根本所不知道的学问。
以往对于这个世界,对于权力的形成,还有官府的组建这些,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有很多的了解。
但是,却从来没有看到他们的本质。
如今,他们通过韩成可以看到、并理解这条最为本质的道理。
还能据此引导着国家,向更好的方面去发展。
这对于他们而言,弥足珍贵
如此过了一阵,朱标忽然间想起什么似的望向韩成道
“韩成,我听你之前所说的意思,就算是我不提前去世,可以顺利的继承皇位,原来的历史发生改变。
哪怕是不再发生土木堡之变,那等屈辱至极的事情,武勋集团不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可到了后来,武勋集团还会没落下去。
文官们一样还会骑在武勋头上拉屎,作威作福,从而占据朝堂,开始党争”
对于这个问题,朱标在之前就有所疑惑。
不过,当时他大部分的心神,都沉浸在屠龙术,所带来的强烈震撼之中。
对于这些,并没有时间去问。
这个时候关于屠龙术的事,暂时告一段落。
朱标便将心中的这些疑惑,给问了出来。
听到朱标问出这话,朱元璋同样看向韩成。
想要看看韩成怎么说。
他之前虽然被韩成给刺激的不轻。
但是却也一样注意到了,韩成所说的这些话。
这是朱元璋和朱标二人,长时间以来,和韩成的相处之中,所养成的习惯。
在和韩成相处时,二人往往都会下意识的集中精力,将韩成所说的诸多话,都给尽可能的记住。
争取一点都不遗漏。
因为从后世而来的韩成,拥有着很多远超这个时代的眼光和见识,以及一些知识。
很多似乎很微不足道的东西,若是能够留意,并进行深挖的话,往往会起到不小的作用。
给大明带来不小的有利影响。
当然,朱元璋对于这个事情,虽然好奇,有些不解。
但是内心深处,对此也多少有些不以为意。
因为朱元璋觉得,韩成当时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好好的刺激自己一下。
让自己不要因为屠龙术会屠掉帝制这条大龙,从而选择固步自封,就专门把事情说的严重。
危言耸听的成分很大。
听到朱标的询问,韩成道“这点儿倒并非是我危言耸听,而是真实情况。
其实真的说起来,大明便是没有土木堡那一战,长久的发展下去,武勋也绝对不会是文官的对手。
只不过土木堡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
之所以会是这样,这里面的道理很是简单。
因为大明只有一次开国之战。
哪怕是算上永乐帝所进行的靖难之役,也只有两次。
这两次造就了大量的勋贵。
但是文官则不同。
科考每两三年便会举行一次,天